[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蹄式制动衬片内弧倒角组合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3275.7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广平;王鸣歌;付明刚;李树华;柏杨;王君龙;田勇;赵小楼;丛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9/04;B24B19/28;B24B27/00;B24B41/00;B24B41/06;B24B47/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制动 衬片内弧 倒角 组合 磨床 | ||
1.一种摩托车蹄式制动衬片内弧倒角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
由送料机(1)和内弧倒角机(2)组成;
所述送料机(1)由送料机架(100)、出料机构和传料机构组成,长瓦叠放在出料机构中并逐一被推出至传料机构,并在传料机构的传动下,长瓦前后依次相顶地呈直线形输送至内弧倒角机(2);
所述内弧倒角机(2)由磨削机架(200)、内弧磨削总成(201)、内弧磨削总成升降机构(202)、倒角磨削总成(203)、倒角磨削总成调整机构(204)、胎具固定支架(205)、胎具(206)和导轨(207)组成,其中,胎具(206)通过胎具固定支架(205)成线形固定安装在磨削机架(200)上,导轨(207)对称安装在胎具(206)径向两侧,内弧磨削总成(201)通过内弧磨削总成升降机构(202)安装在胎具(206)一侧,以实现对内弧砂轮(2011)高度位置调节,两组倒角磨削总成(203)分别通过倒角磨削总成调整机构(204)对称安装在胎具(206)径向两侧,以实现对内倒角砂轮(2031)水平位置调节;
长瓦从送料机(1)输出送至胎具(206)上,并沿着导轨(207)直线运动,分别经内弧磨削总成(201)和倒角磨削总成(203)完成内弧和倒角的磨削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托车蹄式制动衬片内弧倒角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机构由推送气缸(101)、推板(102)和料仓(103)组成;
料仓(103)固定在送料机架(100)上表面,料仓(103)由相对距离可根据长瓦的轴向尺寸进行调整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组成,长瓦内弧面朝上叠放在料仓(103)内,推送气缸(101)缸体固定在料仓(103)外侧,推板(102)与推送气缸(101)推杆固定连接,推板(102)的推送端面与料仓(103)内最底层长瓦端面相对应,推板(102)在推送气缸(101)的驱动下将料仓(103)内的长瓦依次推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摩托车蹄式制动衬片内弧倒角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料机构由齿轮箱(104)、万向节(105)、上驱动辊(106)、下驱动辊(107)、张紧辊(108)、传送带(109)、弹簧组件(110)、送料电机(111)和驱动辊支架(112)组成;
若干个上驱动辊(106)和若干个下驱动辊(107)上下一一对应地成组设置,张紧辊(108)设置在若干个下驱动辊(107)下方,传送带(109)套装在若干个下驱动辊(107)和张紧辊(108)外侧,所述上驱动辊(106)与传送带(109)之间留有用于长瓦传输的间隙;所述上驱动辊(106)、下驱动辊(107)和张紧辊(108)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的轴承座内,且所有轴承座均安装在驱动辊支架(112)上;
送料电机(111)与齿轮箱(104)的输入端相连,齿轮箱(104)的输出端分别与上驱动辊(106)和下驱动辊(107)通过万向节(105)一一对应连接;
经出料机构推送出的长瓦进入上驱动辊(106)与传送带(109)之间的间隙后,在包括:该长瓦后侧长瓦的顶压推动力、上驱动辊(106)对长瓦内弧面的驱动摩擦力以及传送带(109)对长瓦外弧面的驱动摩擦力共同作用下被运送至内弧倒角机(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摩托车蹄式制动衬片内弧倒角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驱动辊(106)的辊面外轮廓轴向剖面为与长瓦内弧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且上驱动辊(106)的辊面外廓轴向剖面圆弧的半径小于等于长瓦内弧半径;
在所述上驱动辊(106)的辊面外表面涂有一层橡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摩托车蹄式制动衬片内弧倒角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驱动辊(106)两端通过弹簧组件(110)浮动安装在驱动辊支架(112)上;
弹簧组件(110)由螺旋弹簧和调整螺栓组成,螺旋弹簧连接在驱动辊支架(112)与上驱动辊(106)的轴承座之间,调整螺栓与驱动辊支架(112)顶板螺纹配合连接,调整螺栓底部定压在上驱动辊(106)的轴承座顶面上,通过旋拧调整螺栓调整上驱动辊(106)的轴承座与驱动辊支架(112)之间的距离,实现调整上驱动辊(106)与传送带(109)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32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
- 下一篇:25%保育猪浓缩饲料混合旋转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