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7382.7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昂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神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B60G3/20;B60G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占宇 |
地址: | 528454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驾驶 测试 驱动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它包括支座、电机、摆臂、避震器、驱动轮、主同步带轮、从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支座上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摆臂顶端位于第一通槽内且通过第一转轴与支座铰接,电机的轴伸水平穿过支座侧壁伸入第二通槽,主同步带轮套设在电机的轴伸上,电机的轴伸与第一转轴同轴,驱动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摆臂底端铰接,从同步带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主同步带轮与从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摆臂中部设有第一通孔,避震器底端伸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通孔内壁下部固定连接,避震器顶端伸入第一通槽且通过第三转轴与支座铰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成一级同步带传动,传动效率高,且同步带轮不易松动和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是目前各方正在研发的热门技术之一。在汽车制造商推出商用无人驾驶汽车之前,必然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才能保证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安全。为了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要在测试场内模拟交通路况,使得测试路况与真实路况情况基本一致,如模拟行人、模拟非机动车以及机动车在各种路况下的驾驶环境。
为了保证测试的安全性,防止被测试车因碰撞损坏,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都采用模型代替。目前一般采用自动驾驶测试车搭载行人模型、非机动车模型机动车模型按照设定的路线移动,模拟各种路况下的驾驶环境。现有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采用双级同步带传动,同步带轮很容易松动和脱落,且二级传动效率更低,而减速比却未提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其设计成一级同步带传动,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同步带轮不易松动和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包括支座、电机、摆臂、避震器、驱动轮、主同步带轮、从同步带轮和同步带,所述支座上并排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摆臂顶端位于第一通槽内且通过第一转轴与支座铰接,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支座外侧,所述第二通槽位于第一通槽和电机之间,所述电机的轴伸水平穿过支座侧壁伸入第二通槽,所述主同步带轮套设在电机的轴伸上,所述电机的轴伸与第一转轴同轴,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摆臂底端铰接,所述从同步带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主同步带轮与从同步带轮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主同步带轮与从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摆臂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避震器底端伸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通孔内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避震器顶端伸入第一通槽且通过第三转轴与支座铰接。
在本方案中,支座呈E字形,第一通槽用于容纳摆臂转动中心端,第二通槽用于容纳主同步带轮和电机的轴伸。摆臂可绕支座上的第一转轴转动,由于电机的轴伸与第一转轴同轴,所以当摆臂转动时,主同步带轮、从同步带轮、同步带都能够随摆臂一起同步转动,从而不影响传动功能。
驱动轮向上运动时,避震器弹簧被压缩,摆臂绕第一转轴转动,避震器绕第三转轴转动,车体重量通过支座、摆臂和避震器传递到车轮上。电机转动带动主同步带轮转动,主同步带轮带动从同步带轮转动,从同步带轮带动驱动轮转动,本方案设计成一级同步带传动,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同步带轮不易松动和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摆臂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第一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摆臂底端设有从上至下贯穿摆臂的第三通槽,所述驱动轮位于第三通槽内,所述第二转轴水平穿过第三通槽的两侧壁,所述从同步带轮位于摆臂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槽的侧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第二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自动驾驶测试车的驱动悬挂装置还包括张紧轮和用于调整张紧轮高低位置的张紧轮调整机构,所述张紧轮设置在同步带上且将同步带张紧。张紧轮用于张紧同步带,保证传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神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神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7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文地质钻孔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行车用接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