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1108.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薛松;徐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松 |
主分类号: | B62B3/08 | 分类号: | B62B3/08;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现场 推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手,所述底座上端右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设置在第一推手的左方,所述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紧装置,所述底座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上端转动连接有车体,所述车体前端下部和后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车体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推车,通过在装置中设置紧固装置使转动连接的左车壁能够紧固,通过设置拉紧装置,使车体在卸料时能够不出现翻车的状况,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运输大小物件,减少运输次数,节省时间和精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推车。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场一般的小推车运输能力受到本身结构的限制,只能运输黄沙、水泥等其他小件物品,像细木工板、石膏板等大块的板块材料运输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对于卸料没有控制结构,很容易出现翻车的状况,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筑施工现场用推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推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手,所述底座上端右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设置在第一推手的左方,所述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紧装置,所述底座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上端转动连接有车体,所述车体前端下部和后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车体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手。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块、转动杆和转动块,所述连接块和转动块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块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块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杆前部和右部外表面且位于两组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左部的前侧和后侧,转动块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车体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拉紧装置主要结构有连接座、连接杆、拉紧杆和连接柱,所述连接座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座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拉紧杆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连接杆上部,所述连接柱下部通过转轴连接在拉紧杆的上部,所述连接柱上端固定连接在车体的下端中部,所述拉紧杆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且两组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通过转轴连接在两组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座与固定板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中部。
优选的,所述车体包括滑块、滑槽、定位杆和合页,所述滑块和滑槽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滑槽分别开在车体的前车壁和后车壁右端,所述滑块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车体的右车壁左端前部和后部,所述定位杆分别穿插连接在车体的前车壁后后车壁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车体左车壁通过合页与车体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左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并通过定位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主要结构有连接紧固块、紧固线、紧固盒和紧固板,所述紧固盒内穿插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紧固线,所述紧固线左端固定连接在紧固块右端中部,所述转动轴贯穿紧固盒前端上部与紧固板转动穿插连接,所述转动轴前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前端穿插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紧固板前端开有若干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支柱与转动装置的高度相通且紧贴于车体下端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松,未经薛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1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