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8816.3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8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斌;郭静涛;白桂香;张琤琤;刘新强;张继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52 | 分类号: | F16L55/052;F16L5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学芝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阻尼 气囊 减震器 | ||
1.一种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包含:
壳体(9),其轴向贯通设有:主油路通孔(7),其侧壁上设有:气囊放置腔(5),在该气囊放置腔(5)的底部设有:若干与主油路通孔(7)相通的蜂窝状分布式阻尼孔(6);
气囊(4),其置于所述气囊放置腔(5)内;以及
法兰盖板(2),其固定在所述壳体(9)的侧壁上,并处于气囊放置腔(5)和气囊(4)的顶部,且其上设有:与气囊(4)相通的充气口(1);
其中,所述壳体(9)一端为高压油入口,另一端为高压油出口,其高压油入口固定在液压泵的出油口,其主油路通孔(7)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分布式阻尼孔(6)的孔径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上邻近气囊放置腔(5)的边缘处设置:腔体密封圈槽(10),在该腔体密封圈槽(10)内设置腔体密封圈(3),该腔体密封圈(3)处于所述法兰盖板(2)和腔体密封圈槽(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高压油入口邻近主油路通孔(7)的边缘处设置:通孔密封圈槽,并在该通孔密封圈槽内设置通孔密封圈(8);或,所述壳体(9)的高压油入口与液压泵的壳体呈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的材质采用丁腈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盖板(2)与气囊(4)接触的表面设有:嵌置槽,气囊(4)的顶部置于该嵌置槽内且密切贴合,充气口(1)与该嵌置槽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1)与充气阀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为标准充气阀,且连接有微型气动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阻尼孔气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放置腔(5)设置在靠近壳体(9)的高压油出口一端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88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石蜡连续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卡死转柄的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