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4469.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君;冉龙超;曲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5/00 | 分类号: | B25B15/00;B2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地址: | 402246 重庆市璧山县江津***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多功能 车组 部件 检修 紧固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功能扳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包括外壳、上臂和下臂,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并且限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外围安装有滑轨,所述上臂设置于滑轨的内侧,且上臂的外壁安装有端盖,并且端盖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壁设置有棘轮,并且棘轮的一侧安装有齿环。该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有夹紧块,通过与上臂构成滑动结构的滑轨,可将上臂从外壳内取出,再更换不通长度的上臂即可实现扳手长度的可调节,相同的,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下臂亦可实现扳手长度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扳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
背景技术
动车组部件的检修是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动车组日常保障的主要手段,检修效率逐渐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而随着检修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检修工具的更新换代,扳手就是动车组日常检修维护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检修紧固用扳手多是长度固定难以适应多环境下应用,零件固定不能按需求更换零器件,因此市场需要长度可调节,便于更换零件的新型多功能检修紧固用扳手,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检修紧固用扳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同类产品长度不可调节、不能更换零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包括外壳、上臂和下臂,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内侧安装有限位柱,并且限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外围安装有滑轨,所述上臂设置于滑轨的内侧,且上臂的外壁安装有端盖,并且端盖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内侧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壁设置有棘轮,并且棘轮的一侧安装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外壁设置有连接键,所述端盖的内侧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围设置有卡齿,所述下臂安装于外壳的内侧,且下臂的一端设置有螺丝刀。
优选的,所述棘轮与齿环之间为键连接,且棘轮与上臂之间通过轴承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棘轮与卡齿之间构成棘轮结构,且卡齿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臂与滑轨之间、下臂与滑轨之间均构成滑动结构,且上臂与下臂的一端均为圆弧形设计。
优选的,所述上臂与下臂均与外壳之间采用分离式设计,且螺丝刀与下臂之间可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动车组部件检修紧固用扳手长度可调节、方便更换零件;
1、通过与上臂构成滑动结构的滑轨,可将上臂从外壳内取出,再更换不通长度的上臂即可实现扳手长度的可调节,相同的,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下臂亦可实现扳手长度的调节;
2、通过滑出上臂和下臂,再进行更换,可任意搭配不同的扳手组合,且更换方便快捷,上臂也可通过打开端盖取出卡齿即可快速拆卸整个棘轮组,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齿环实现扳手的全面应用,下臂可以直接的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螺丝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臂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4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输送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药箱加药控制的喷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