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的车顶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9040.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雷;范宗涛;任锐;胡静生;谭程;苑玉泉;张家立;张彦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刘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车顶 结构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体化的车顶结构及车辆,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一体化的车顶结构包括:冲压成型的一体化车顶;所述车顶上设置有一次成型的多个安装点,所述安装点用于安装不同的传感器;所述车顶结构通过焊接或螺栓形式与车辆的车身骨架紧固连接。从而可以实现车顶传感器的集成安装,简化车辆车顶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使得传感器与车身的融合性、连接刚性更佳,适用于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中的自动驾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的车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车辆所涉及的传感器数量也越来越多。当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使用多传感器融合的形式,将传感器布置在车顶的位置。
现有传感器安装一般都是在普通量产车的基础上进行后装改制,通过设计额外的支架进行传感器的固定。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后装集成的传感器与车身的融合性差,不适合进行批量生产,且其涉及到众多的安装零件,安装过程复杂,传感器与车身的连接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的车顶结构及车辆,可以实现车顶传感器的集成安装,简化车辆车顶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使得传感器与车身的融合性、连接刚性更佳,适用于批量生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的车顶结构,包括:冲压成型的一体化车顶;所述车顶上设置有一次成型的多个安装点,所述安装点用于安装不同的传感器;所述车顶结构通过焊接或螺栓形式与车辆的车身骨架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使用冲压成型的一体化车顶,并在车顶上设置一次成型的多个安装点,利用安装点来直接安装不同的传感器,从而可以实现车顶传感器的集成安装,以简化自动驾驶车辆车顶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使得传感器与车身的融合性、连接刚性更佳,适用于批量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相机;
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第一安装点;
所述相机安装在第二安装点,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点与所述第二安装点的分布位置不同。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一体化车顶上的第一安装点安装激光雷达,在第二安装点上安装相机。除了激光雷达和相机以外,还可以安装自动驾驶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传感器。由于传感器的安装点是一次成型地制作在一体化车顶上的,因此安装所需的零部件与车顶的融合性高,刚性更佳,不会破坏车身的流线型。另外,本实施例的安装方式所涉及的零件数量大大降低,从而可以简化整个安装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传感器的类型,也不限定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车型以及所涉及的传感器的类型,调整安装在车顶上的传感器数量和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安装点位于所述一体化车顶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
本实施例中,将用于安装激光雷达的第一安装点设置在一体化车顶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从而可以实现360度的雷达扫描,避免车身对激光雷达的遮挡,减少了激光雷达的安装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安装点位于所述一体化车顶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
本实施例中,将用于安装相机的第二安装点设置在一体化车顶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从而可以设置多个方位和朝向的相机,实现对车辆周边环境的图像采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安装点还设置有用于清洗所述激光雷达的第一清洗机构。
本实施例中,由于激光雷达安装在车顶位置,在长时间行驶之后,激光雷达容易被污物遮挡,因此可以通过位于第一安装点的第一清洗机构对激光雷达进行清洗,保证激光雷达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卡后轮塑胶降噪挡泥板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