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4585.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倍锋;蒋贵和;许伟丽;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郝丽娜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耳检测机构,属于极耳检测领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以及上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上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均匀地环绕所述转盘依次设置,所述转盘的边缘对应所述上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设置有电芯固定装置,所述电芯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盘。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占有率低且能有效节约设备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以及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耳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电芯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电芯上的极耳会产生如划伤、短路和皱痕等缺陷。这些缺陷会造成电芯的安全隐患,属于不良产品。而目前电芯极耳外观检测主要由人工识别。人在长时间的作业中,会出现误判和漏判等问题,影响电芯极耳检测。
为此,需要研发一种极耳检测设备,以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成本,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极耳检测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以及上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上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均匀地环绕所述转盘依次设置,所述转盘的边缘对应所述上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设置有电芯固定装置,所述电芯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盘。
本实用新型中,上料工位用于将电芯移送到转盘上的夹持机构上,第一检测工位用于对电芯的极耳进行第一次视觉检测,第二检测工位用于对电芯的极耳进行第二次视觉检测,下料工位用于将电芯从夹持机构上取下。
其中,上料工位、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均匀地环绕转盘设置,转盘上的各电芯固定装置亦均匀地设置在转盘的边缘处,因此转盘每转动一固定的角度,转盘上的电芯固定装置均会对准机架上的其中一个工位,其中,转盘转动的固定角度视机架上的工位的数量而定。例如,转盘上有五个工位,则转盘每次转动36°。
本实用新型使用转盘对电芯进行传送,因此可以使得围绕转盘设置的各工作及设置在各工位处的操作装置更为集中,以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占有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相邻,便于同一工人或设备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能有效节约劳动力或者设备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视觉检测装置和第二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视觉检测装置和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处。
其中,第一视觉检测装置用于对电芯的极耳进行第一次视觉检测,第二检测装置用于对电芯的极耳进行第二次视觉检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转盘上的某个电芯固定装置转动至上料工位处,然后人工或者使用机械手等机械结构将待检测的电芯放置在该电芯固定装置的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夹紧并固定电芯,其中,电芯被固定到夹持机构上时,电芯水平地摆放在夹持机构上,且电芯上的极耳朝向转盘的外侧,以使转盘每次带动电芯转动一定的角度时,电芯的极耳可以依次停留在机架上的不同工位处,从而可以在不同工位处对极耳进行不同的操作;夹持机构夹持住电芯后转盘转动,并带动夹持机构将其上的电芯的极耳移送至第一视觉检测装置处,第一视觉检测装置对电芯的极耳的一个面进行视觉检测;第一次视觉检测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将电芯移送至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处,同时,转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转动180°,相应地,电芯和其上的极耳也会转动180°,然后第二视觉检测装置对极耳的另一面进行检测,此时对于极耳的视觉检测完成,然后转盘继续转动,将电芯移送至下料工位处,人工或者使用机械手等机械转移结构对电芯进行下料操作,极耳的检测流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使用视觉检测设备对电芯的极耳进行检测,相对于人工检测,其检测效率高、准确率高,能有效提供检测速度和检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4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生阅读用的夹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型模定位结构的过滤器上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