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专用三相进线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7150.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博格韦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00;H01F27/06;H01F27/08;A62C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专用 三相 电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专用三相进线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所述电抗器本体的上下侧均套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板下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装载有灭火剂,且容纳槽上盖和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顶板上;所述下壳体的底板上表面与内侧壁上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防震柱,所述防震柱的上端面与电抗器本体的下表面相接触,且下壳体的两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抗器受外力冲击而损坏,降低了电抗器因外界冲击力而产生的震动,而且能够及时对电抗器所产生的火苗进行扑灭阻燃,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抗器,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专用三相进线电抗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各种设备与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轨道交通车载变频空调的兴起逐步地在替代原有的轨交交通车载定频空调,随着轨道交通车载变频空调的投入使用,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反应出来,车载变频空调内部变频器前段需安装三相进线电抗器,用以抑制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保护变频器,延长其使用寿命和防止谐波干扰,但是普通工业用的谐波滤波器很难满足轨道交通的高标准要求,因为普通工业用的三相进线电抗器有着防护等级低,不抗震、不阻燃,抗冲击能力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专用三相进线电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专用三相进线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所述电抗器本体的上下侧均套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板下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装载有灭火剂,且容纳槽上盖和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顶板上;
所述下壳体的底板上表面与内侧壁上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防震柱,所述防震柱的上端面与电抗器本体的下表面相接触,且下壳体的两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位于灭火剂的上侧,且推料板的上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容纳槽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推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弹性连接在容纳槽的侧壁上,且限位板上设置有梯形块。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远离推料板的侧壁上,且限位板上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梯形块的小端位于矩形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上端螺纹连接在上壳体的顶板上,且固定螺栓的上端延伸至凹槽内并与梯形块的下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梯形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下表面与螺栓的上端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料孔,且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盖合在出料孔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纵截面为L字形,所述安装板分别位于下壳体的四角处,且下壳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防震柱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抗器本体的上侧与下侧分别套设上壳体与下壳体,能够防止电抗器本体受外力冲击,保障了电抗器本体的正上使用,通过在上壳体内设置灭火剂,能够及时阻止电抗器本体的燃烧,通过在灭火剂的下侧设置盖板,便于灭火剂的装载,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出料孔,便于灭火剂的滑落;通过在下壳体内设置防震柱,便于降低电抗器本体的振动,通过在下壳体的底部设置透气孔,便于增加下壳体内部的透气性,便于电抗器本体的散热,通过在下壳体的外部设置安装板,便于下壳体的安装固定;这种轨道交通专用三相进线电抗器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抗器受外力冲击而损坏,降低了电抗器因外界冲击力而产生的震动,而且能够及时对电抗器所产生的火苗进行扑灭阻燃,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博格韦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博格韦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7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