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7945.5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龚逢源;魏文彪;杨理臣;刘兴;阳星;马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14;G01K1/12;G01K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器 | ||
一种温度传感器,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和具有开口腔的绝缘外壳,热敏电阻通过开口腔封装于绝缘外壳内,热敏电阻的引脚自开口腔伸出于绝缘外壳,引脚用于对应连接于PCB板上,绝缘外壳与待测器件接触连接。该温度传感器能够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测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是现代工业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庞杂的综合系统之一。其中,电力设备又是电力传输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复杂密布的网络将电能传输至各个电力终端。由此,对电力设备的监控尤为重要,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的前提和保障。
然而,在现代电力传输系统中,电力传输的各种接头节点、终端设备等经常存在因各种原因造成发热,进而降低节点设备使用寿命,造成输电事故甚至造成火灾危及人身安全等风险。目前常用的排查手段均依赖维护人员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红外温度检测,但这种人工监控的方式难免存在漏检、空窗期长、预警不明显以及实施效率较低的情况,从而使其并不适用于各节点的实时温度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测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和具有开口腔的绝缘外壳,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开口腔封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热敏电阻的引脚自所述开口腔伸出于所述绝缘外壳,所述引脚可固定连接于PCB板上,所述绝缘外壳与待测器件接触连接。该温度传感器可直接固定连接于PCB板上,能够用于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测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具有两个引脚,所述开口腔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引脚由所述开口腔伸出并分别与所述限位部相接触,两个所述限位部的间距与所述PCB板上的两个孔位的间距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开口腔呈四边形设置,所述热敏电阻具有两个引脚,两个所述引脚分别自所述四边形呈对角的两角处伸出,所述两角的对角线的长度与所述PCB板上的两个孔位的间距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四边形为菱形,所述两角为所述菱形中长对角线对应的两对角。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还包括本体,两个所述引脚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开口腔的底部与所述开口腔的开口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还包括本体,两个所述引脚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开口腔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通过封装胶封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封装胶为硅酸盐密封胶或环氧胶。
可选地,所述绝缘外壳的材质为氧化铝或者氧化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其可以将引脚直接固定于PCB板上。一方面,本申请的温度传感器的引脚对应连接于PCB板上,省去了导线连接部分和插接头部分,其不仅结构简单,用材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本申请的引脚是直接与PCB板相连接的,其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测温,而不只是根据时间段进行选择测温,且本申请的温度传感器直接与PCB板相连,相比于现有技术,其将引脚直接固定于PCB板上便可实现多次测温,而不需要往复的插拔,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定期测量的插接步骤,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漏检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测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7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