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转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9416.7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峰;葛建伟;姬志恒;曹正欣;杨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高正航 |
地址: | 2014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转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转序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工件翻转效率低的问题。本翻转转序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输送座以及能驱动所述输送座沿水平方向平移的导杆气缸,所述输送座上还设置有夹具座、气动手爪以及回转驱动件,所述气动手爪的夹持口朝上设置且该气动手爪固定在所述夹具座上侧,所述回转驱动件能驱动夹具座水平回转。本翻转转序机构具有翻转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翻转转序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采用自动化机械来替代人工操作,能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目前,数控车床自动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利用关节机械手进行操作,布局类似棋盘的方正型布局。另一种则是采用仅两个轴的桁架进行自动化操作,布局为直线排布。
在采用桁架机械手的自动化形式中多数情况需要在加工工序的前一序和后一序的中间进行加工工件的翻转和运输动作。以便于下一工序对翻转后工件的另一端进行机加工。此翻转工作如采用人工翻转的方式,准确率和翻转效率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翻转转序机构,解决了现有工件翻转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翻转转序机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输送座以及能驱动所述输送座沿水平方向平移的导杆气缸,所述输送座上还设置有夹具座、气动手爪以及回转驱动件,所述气动手爪的夹持口朝上设置且该气动手爪固定在所述夹具座上侧,所述回转驱动件能驱动夹具座水平回转。
本翻转转序机构可配合机械手使用,前一工序的工件被机械手夹持并输送至气动手爪处,由气动手爪收缩夹持工件,导杆气缸驱动整个输送座带动夹具座和气动手爪一起向下一工序方向输送。而回转驱动件可在输送过程中或者输送到位后,驱动夹具座水平回转,即在水平方向内转动180度,实现对工件的翻转,下一工序的机械手即可将翻转后的工件夹持并输送至下一工序中进行加工。在此翻转过程中,无需人工辅助工件翻转,可保证工件翻转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工件翻转的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翻转转序机构中,所述支架上侧还具有竖直设立的阻挡部,所述导杆气缸能驱动所述输送座靠近或远离所述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朝向所述输送座的一侧连接有能与所述输送座相抵靠的缓冲顶杆。
在上述的一种翻转转序机构中,所述回转驱动件包括回转气缸。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翻转转序机构中,所述回转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与所述夹具座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翻转转序机构通过导杆气缸、输送座、回转驱动件、夹具座等结构即可实现前一工序至后一工序的工件输送和翻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件翻转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翻转转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翻转转序机构中夹具座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翻转转序机构中缓冲顶杆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架;2、输送座;3、导杆气缸;4、夹具座;5、气动手爪;6、回转驱动件;7、阻挡部;8、缓冲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9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主板组装定位治具
- 下一篇:一种车辆雨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