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3633.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光宁;王桂凤;马永跃;孙杰;洪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小型 给水 排出 污泥 干化场 | ||
1.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进水闸阀(9)、布水多孔管(2)、污泥干化床、多孔出水管(5)、出水闸阀(7)和出水管(6),所述污泥干化床至少包括两个污泥干化池(3),每个所述污泥干化池(3)分别设有所述布水多孔管(2),每个所述布水多孔管通过进水闸阀(9)和所述进水管(1)相连,每个所述污泥干化池底部分别设有过滤渗水层和出水汇合管(4),每个所述过滤渗水层包括过滤层和多孔出水管(5),所述多孔出水管(5)埋覆于所述过滤层中,位置靠近过滤层底部,所述多孔出水管(5)与所述出水汇合管(4)连通,所述出水汇合管(4)通过所述出水闸阀(7)和所述出水管(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多孔管(2)开孔总面积相当于进水管(1)截面积的200-300%,孔径10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出水管(5)开孔总面积相当于进水管(1)截面积的400-600%,孔径5-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包括上层粗砂层(10)和下层砾石层(11),所述多孔出水管(5)埋覆于所述下层砾石层(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10)厚度为0.1-0.15m,所述粗砂的粒径为0.5-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11)厚度为0.3-0.4m,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5-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多孔管(2)设于污泥干化池(3)的靠近上端口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每个靠近所述污泥干化池过滤层底部位置均匀的铺设有多个多孔出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床面积A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A=(ST)/G
式中A-干化场面积,S-日平均干泥量,G-干泥负荷,T-干化周期,所述干化床排泥深度为0.5-0.8m,池顶超出高水位距离0.3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小型给水处理站排出污泥的污泥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每个污泥干化池(3)还设有上清液排出装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36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梯级热管热回收空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新型铜门弧线门缝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