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驾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126.9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晨笛;孙正伟;雷馥玥;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烨;张印铎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以及相对的左右两侧;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用于带动所述车架移动;前视测距组件,包括:第一前视单元和第二前视单元,所述第一前视单元和所述第二前视单元并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第一前视单元具有第一光轴,所述第二前视单元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平行;测距雷达组件,包括:第一前向雷达,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所述第一前向雷达与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错位设置。本申请提供的自动驾驶车辆安全系数高,对前向碰撞预警功能做了进一步完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辆。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车辆是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辆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能自动安全地操作车辆。
现有技术中,自动驾驶车辆主要通过视觉技术用于检测车道线以及识别车辆、行人等障碍物,并对障碍物进行测距。该视觉技术主要使用单目视觉,单目视觉依靠一个摄像头,通过图像匹配进行目标识别(各种车型、行人、物体等),再通过目标在图像中的大小去估算目标距离。这就要求在估算距离之前首先对目标进行准确识别,是汽车还是行人,是货车、SUV还是小轿车。因此需要建立并不断维护一个庞大的样本特征数据库,从而保证这个数据库包含待识别目标的全部特征数据。若缺乏待识别目标的特征数据,就会导致系统无法对这些车型、物体、障碍物进行识别,从而也就无法准确估算这些目标的距离。另外,通过单目视觉技术的检测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识别率下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以及相对的左右两侧;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用于带动所述车架移动;
前视测距组件,包括:第一前视单元和第二前视单元,所述第一前视单元和所述第二前视单元并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第一前视单元具有第一光轴,所述第二前视单元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平行;
测距雷达组件,包括:第一前向雷达,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所述第一前向雷达与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错位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视测距组件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的上部,所述第一前向雷达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视测距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车架前端的第三前视单元,所述第三前视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前视单元与所述第二前视单元之间,所述第三前视单元为长焦镜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长焦镜头的水平可视角度为30度,可探测距离为400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距雷达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前向雷达,多个所述第二前向雷达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多个所述第二前向雷达与所述第三前视单元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前向雷达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第二前向雷达发出探测射线的覆盖合成角度为18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广角视觉组件,所述广角视觉组件包括:第一广角单元、第二广角单元;所述第一广角单元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左侧,所述第二广角单元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悬挂器打捞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电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