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756.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伟;马存旺;邢焕魁;付义伟;李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3/06;A62C31/02;A62C31/28;A62C3/00;A62C37/00;B64C27/08;B64C27/20;B64D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06559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超高层建筑 灭火 系统 | ||
1.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无人机(1)、高压消防水带(2)、高压消防水泵组件(3)、消防车(4)和地面控制站(5),
涵道无人机(1)布置在消防车(4)上,飞行时由发动机(8)驱动旋翼(6)产生升力,并由地面控制站(5)控制其飞行,涵道无人机(1)下部设置有喷水组件,高压消防水带(2)一端与喷水组件上的水带接头(15)连接,高压消防水带(2)另一端与高压消防水泵组件(3)连接,高压消防水泵组件(3)由消防车(4)自带水箱、其他消防车或消火栓供水,涵道无人机(1)由地面控制站(5)控制起飞达到预定灭火高度后,高压消防水泵组件(3)工作,将水通过高压消防水带(2)输送至喷水组件开展灭火作业;
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辆消防车,每辆消防车上至少包含一架涵道无人机(1),涵道无人机(1)间可以串联工作,对于高度200m以内的建筑物,采用一架涵道无人机(1)进行灭火作业,对于高度超过200m的建筑物,采用多架涵道无人机(1)串联共同拉起高压消防水带(2)进行灭火作业;
涵道无人机(1)下部设置的喷水组件包括喷水龙头(13)、阀门(14)以及水带接头(15),可绕与机身连接的铰接机构(12)在±30°范围内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无人机(1)采用多涵道形式,根据设计的灭火用水量确定涵道数量和旋翼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站(5)设置在消防车(4)内,可由控制人员在地面控制站(5)对无人机实施飞行控制,并对高压消防水泵组件(3)开关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消防水泵组件(3)可以将消火栓或消防车水箱内的水增压至10MPa~12Mpa,具备最大1000米高度供水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不仅可以输送水进行灭火,还可以输送其他液体灭火介质进行灭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涵道无人机(1)包括发动机(8)、减速箱(9)、传动轴(10)、直角换向齿轮箱(7)、旋翼(6)和涵道(11),发动机(8)采用双发对称布置,减速箱(9)有多个传动轴(10)分别驱动旋翼(6)旋转产生升力,同时涵道(11)产生部分升力,通过改变旋翼(6)的总距角控制飞行姿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涵道无人机的超高层建筑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涵道无人机(1)配合抵消喷水产生的反作用力,阀门(14)控制喷水龙头(13)的开闭,阀门(14)的动作信号可以反馈至地面控制站(5),喷水龙头(13)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7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