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9664.6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宝富;汤徐;王小健;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18;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隧道 施工 通风 系统 | ||
1.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通风单元,多个所述通风单元沿隧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通风单元包括温度检测装置(1)、粉尘检测装置、信号处理装置、通电开关装置(3)及通风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及粉尘检测装置均安装在隧道内,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的输出端及粉尘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均与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通风开关装置的电性连接,所述通电开关装置(3)串联在外接电源与所述通风机之间,在温度检测装置(1)检测隧道内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或粉尘检测装置检测隧道内的粉尘含量超过粉尘含量阈值时,所述通电开关装置(3)处于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检测装置包括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及脉冲信号发生单元,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单元由NE555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包括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PT100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两组放大电路(21)、两组电压比较电路(22)及判断电路(23),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的输出端与一组放大电路(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粉尘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另一组放大电路(21)的输入端连接,一组所述放大电路(21)的输出端与一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组所述放大电路(21)的输出端与另一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的输入端连接,两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的输出端均与判断电路(23)连接,所述判断电路(23)用于在温度检测装置(1)检测隧道内温度超过一组电压比较电路(22)中设置的温度阈值或粉尘检测装置检测隧道内的粉尘含量超过另一组电压比较电路(22)中设置的粉尘含量阈值时,控制所述通电开关装置(3)处于闭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包括电压比较器U1、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节点上,一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的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与温度检测装置(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另一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的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与粉尘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电路(23)包括或门U2,两组所述电压比较电路(22)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或门U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U2的输出端与通电开关装置(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开关装置(3)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NPN型三极管Q1及常开型继电器K,所述或门U2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e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常开型继电器K的线圈串联在外接电源与NPN型三极管Q1之间,所述常开型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串联在外接电源与所述通风机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96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心环型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船舶防腐截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