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车体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1591.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尹星;陈磊;朱佳;刘洪春;陶志钢;王继强;葛兴亮;韩朝;杨学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3/00 | 分类号: | B61K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艳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太***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车 车体 调节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车体调节器,包括有第一拉杆和与其连接的第二拉杆,在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盘,在所述第二拉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贴合所述第二固定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盘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盘滑动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体横向调节费事、费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燃机车大修用机车车体调节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维修是机务部门组织运输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机车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对提高机车运用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思,机车大修必须贯彻“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修理,但是目前内燃机车大修的车体横向调节存在一定局限性,都是通过人为的去移动车体横向距离,特别费时、费力,并且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车车体用调节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车体横向调节费事、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内燃机车车体调节器,包括有第一拉杆和与其连接的第二拉杆,在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盘,在所述第二拉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盘, 所述第一固定盘贴合所述第二固定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有可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盘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盘滑动的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拉杆上设置有夹持架,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通过所述夹持架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拉杆包括有螺纹段,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所述螺纹段和螺母,所述螺母拧设在所述螺纹段上,在所述夹持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螺母做直线移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螺纹段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从所述夹持架向所述第二拉杆侧延伸形成的夹持壁,所述夹持壁设置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螺母的两侧以对所述螺母限位。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接触面为光滑的镜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固定盘接触面之间涂设有油脂。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壁上设置有穿过孔,所述第二拉杆穿过所述穿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盘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面积,在装配到位时,所述第二固定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均通过螺栓与对应的拉杆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内燃机车车体用调节器,可实现对车体的横向调节,在使用时,仅仅需要通过将第一固定盘与刚性支撑结构固定,将车体压设在第二固定盘,然后通过调节器作用使得第二固定盘相对第一固定盘沿车体的横向滑动,即可实现车体的横向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速。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车车体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未经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1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加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的出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