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智能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0947.9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汤廷发;徐欣;覃晖;窦朝晖;李宏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E02D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行知;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挖孔桩 安全 施工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设置有监控装置和预警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视频监测器和可燃气体监测仪,所述预警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危险信息推送模块;所述视频监测器安装于掘进机构上,用于监测孔内是否坍塌和是否渗水或者涌水;所述可燃气体监测仪安装于掘进机构上,用于监测孔内可燃气体是否超标;所述预警装置的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视频监测器和可燃气体监测仪的信号,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用于信息的识别处理,危险信息推送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通信连接,通知施工人员危险信息。本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智能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挖孔桩施工是桥梁工程中极为重要并存在较大风险的工序,传统人工挖孔桩施工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孔口护壁,孔口架子搭设,开挖作业,这三个板块相互制约,每一个板块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孔内作业人员安全以及成孔质量。传统人工挖孔桩作业人员安全主要利用安全帽、安全绳、安全服进行保护,一旦孔口坍塌、孔内涌水、孔内有害气体渗出,孔内作业人员却只能通过手动遥控控制渣石运输设备上升至孔外,孔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的相关现有技术。
申请号为CN201721661305.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WSN的施工现场人员定位系统,其包括监控服务器主机、客户端电脑、锚节点、移动节点和GIS系统,以及定位软件平台系统和施工人员定位APP软件系统。锚节点布置在施工现场,包括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移动节点设备由施工人员随身佩戴,移动节点内设置有个人基本信息;锚节点与移动节点双向通信,定位模块根据预设时间间隔搜集移动节点信息;监控服务器主机连接各个锚节点和移动节点,客户端电脑用于基础数据的录入,对所采集回来的移动节点数据进行查询并显示。该实用新型利用WSN对施工人员实时定位,在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猿人定位进行实时查看,管理效率答复提升。该系统主要通过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定位,更好地实现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识别外来人员,防止施工人员或者外来人员靠近危险区域,通过不同颜色在显示器上显示不同的工种,以提醒其保持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并且还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导航功能。
申请号为201721815549.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人员行为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施工人员实时位置信息、实时肢体动作信息以及实时健康体征信息,通过设备信息卡获取机械设备实时工作状况信息,由监控中心对施工人员肢体动作进行分析判定是否为不安全行为或不规范操作,并作出预警或视频记录。此外,监控中心根据人员位置与危险源的间距、设备信息卡监测到机械设备的状况、智能安全帽采集到的人员健康体征信息、邻近施工人员的行为动作等信息进行分析和预警,同时监控中心还可对人员进行考勤以及对人员工作效率、工作技能进行考评管理。该实用新型可以极大的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效率,降低施工人员安全风险,规范施工人员操作和行为,进而有效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上述两个专利文件均可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为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但是,主要涉及人员管理,存在很强的主观性,缺乏对于施工现场工况的实时监控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就桥梁施工现场人工挖孔桩而言,最主要的潜在危险来自于施工工况本身的变化,特别是针对坚硬岩石地质,深度达到15m以上的桩基础,在人工开挖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给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及时有效发现人工挖孔施工中的潜在安全隐患,保证孔内作业人员安全以及快速施工,有必要进行动态管控施工,由此,提出一种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工作业的潜在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0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呢生产用辅助烘干装置
- 下一篇:施工现场无损检测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