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通信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6958.8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勇;韩宇;杜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屏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8 | 分类号: | E04H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通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通信塔,通过在一号支撑管的外侧设置卷线辊,使二号支撑管的底端的底座通过钢丝绳连接卷线辊,能够使卷线辊转动带动钢丝绳移动,进而实现带动二号支撑管上下移动,实现初步升降塔体;再在二号支撑管的内部的底端设置一号伸缩架和一号气缸,能够通过一号气缸工作带动一号伸缩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三号支撑管上下移动,能够实现通信塔的进一步升降;再在三号支撑管的内部的底端设置二号伸缩架,在三号支撑管的内部的顶端设置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工作带动顶杆上下移动,同时,二号伸缩架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实现塔体再进一步的升降,有利于将该塔体升降到更高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塔,具体是一种升降通信塔。
背景技术
通信塔属于信号发射塔的一种,也叫信号发射塔或信号塔,主要功能支持信号发射,为信号发射天线做支撑。用途移动/联通/交通卫星定位系统等通讯部门。
目前使用的通信塔的高度大多属于固定的,导致运输不够方便,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通信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通信塔,包括车体、顶杆和设置在顶杆的顶端的塔体,所述顶杆的底端伸入三号支撑管内设置,所述三号支撑管的底端伸入二号支撑管内设置,所述二号支撑管的底端伸入一号支撑管的内部设置;所述顶杆和三号支撑管的底端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位于顶杆底端的两个连接座通过二号伸缩架相连接,所述三号支撑管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组驱动机构;位于三号支撑管的底端的两个连接座通过一号伸缩架相连接,所述一号伸缩架内安装有一号气缸;所述二号支撑管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在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卷绕在卷线辊上;所述一号支撑管的底端固定在安装座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有配重块层,所述配重块层固定在车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底端的连接座分别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安装在三号支撑管的底端和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二号伺服电机,所述驱动齿轮均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均固定在驱动齿轮的一端的连接轴上,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所述顶杆的外壁上相对应驱动机构的位置均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齿轮均与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支撑管的两侧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传送辊,两个钢丝绳分别穿过两个传送辊设置,且所述卷线辊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卷线辊的一侧均固定在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支撑管的内壁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滑轨,所述二号支撑管的底端与滑轨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有若干个滑块,所有的滑块均沿与其对应的滑轨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支撑管的外侧等距离通过若干个倾斜的支撑柱固定在安装座的上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一号支撑管、二号支撑管、三号支撑管和顶杆,能够使该通信塔可升降,进而方便运输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屏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屏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6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催化燃烧双循环漆包机
- 下一篇:一种方斜顶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