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硫气田水综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6459.9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睿;胡金燕;陈天欣;徐波;王龙;易畅;杜红瑶;吕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10;C02F11/12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田 综合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含硫气田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污泥沉降单元(02)、管式微滤单元(03)、化学氧化单元(04)、纳滤分盐单元(05)、加药单元(06)和板框压滤单元(07);
混凝软化絮凝单元的进水端(01a)与提升泵连接,混凝软化絮凝单元的出水端(01b)与污泥沉降单元的进水端(02a)连接,污泥沉降单元的出水端(02b)与所述管式微滤单元(0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管式微滤单元(03)的出水端与化学氧化单元的进水端(04a)连接,化学氧化单元的出水端(04b)与所述纳滤分盐单元(05)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纳滤分盐单元(05)的第一出水端与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的进水端(01a)连接,所述纳滤分盐单元(05)的第二出水端与清水收集罐连接;
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的加药端、所述化学氧化单元(04)的加药端和所述纳滤分盐单元(05)的加药端均与所述加药单元(06)连接;
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的排污口、所述污泥沉降单元(02)的排污口和所述化学氧化单元(04)的排污口均与所述板框压滤单元(07)的污泥入口连接;
其中,所述提升泵用于向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注入气田水,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用于去除所述气田水中的悬浮物和硬质离子,所述污泥沉降单元(02)用于对经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处理后的气田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管式微滤单元(03)用于对经所述污泥沉降单元(02)处理后的气田水进行杂质过滤,所述化学氧化单元(04)用于对所述管式微滤单元(03)处理后的气田水进行有机物分解,所述纳滤分盐单元(05)用于对所述化学氧化单元(04)处理后的气田水进行分质脱盐,所述加药单元(06)用于向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所述化学氧化单元(04)和所述纳滤分盐单元(05)加药,所述板框压滤单元(07)用于对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排出的污泥、所述污泥沉降单元(02)排出的污泥和所述化学氧化单元(04)排出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包括:混凝反应区(011)、软化反应区(012)和絮凝反应区(013);
所述混凝反应区(011)与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的进水端(01a)连通,所述混凝反应区(011)、所述软化反应区(012)和所述絮凝反应区(013)顺次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013)还与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的出水端(01b)连通;
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的排污口包括第一排污口(011a)、第二排污口(012a)和第三排污口(013a),所述第一排污口(011a)与所述混凝反应区(011)连通,所述第二排污口(012a)与所述软化反应区(012)连通,所述第三排污口(013a)与所述絮凝反应区(013)连通;
所述混凝软化絮凝单元(01)的加药端包括第一加药口(011b)、第二加药口(012b)和第三加药口(013b),所述第一加药口(011b)与所述混凝反应区(011)连通,所述第二加药口(012b)与所述软化反应区(012)连通,所述第三加药口(013b)与所述絮凝反应区(013)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污泥阀(08)、第二污泥阀(09)和第三污泥阀(10);
所述第一污泥阀(08)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排污口(011a)连通,所述第二污泥阀(09)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排污口(012a)连通,所述第三污泥阀(10)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三排污口(013a)连通,所述第一污泥阀(08)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污泥阀(09)的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污泥阀(10)的第二接头均与所述板框压滤单元(07)的污泥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64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耐磨的新型尼丝纺面料
- 下一篇:一种E40抛光角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