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7640.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招平;蔡健荣;黎柔;黄腾;黄达佳;郑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少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机,其包括机架、并线装载装置、压线装置、分线装置、贴片元件抓放装置以及压紧组装装置。并线装载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并线夹具,所述并线夹具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并线夹具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上容线槽,所述容线槽的一端部处的槽底位置上设置有分线通孔,所述并线夹具上、所述分线通孔的前侧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贴片元件的待组装工位;压线装置用于压住并线,分线装置用于分开并线的引脚,贴片元件抓放装置用于放置贴片元件,压紧组装装置用于组装贴片元件。上述的组装机,能机械化地进行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组装效果质量稳定,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产品的组装设备,尤其是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机。
背景技术
对于贴片元件和并线的连接,首先需要将并线一端处的裸露的一对导线分开,然后再将贴片元件置于分开的一对导线之间,使贴片元件被分叉开来的并线夹持,使得贴片元件的一对引脚与并线的一对线对应形成连接,如此完成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完成组装后的贴片元件和并线后续再通过焊接工艺将贴片元件的引脚与并线对应地焊接在一起。对于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工序,现有通常采用人工或简易夹具辅助来完成组装,操作麻烦,组装质量不稳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机,能够提高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质量和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机,其包括:
机架;
并线装载装置,其包括底座组件和并线夹具,所述并线夹具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并线夹具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上容线槽,所述容线槽的一端部处的槽底位置上设置有分线通孔,所述并线夹具上、所述分线通孔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贴片元件的待组装工位;
压线装置,其包括压线件和压线件驱动器,所述压线件设置于所述容线槽的所述一端部的上侧,所述压线件与所述压线件驱动器连接,所述压线件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架并用于驱动所述压线件上下移动;
分线装置,其包括分线件和分线件驱动器,所述分线件上设置有分线针,所述分线针适于从所述分线通孔的下端开口处插入所述分线通孔,所述分线件与所述分线件驱动器连接,所述分线件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架并用于驱动所述分线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分线针能穿过所述分线通孔而伸出至所述容线槽中;
贴片元件抓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将贴片元件放置于所述待组装工位;
压紧组装装置,其包括压紧件和压紧件驱动器,所述压紧件具有压紧部,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压紧件驱动器连接,所述压紧件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架并用于驱动所述压紧件沿所述容线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紧部能将处于所述待组装工位的贴片元件往容线槽方向推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上述组装机时,将并线平放于容线槽中,并线前端的引脚对应设置于分线通孔上。通过压线装置的压线件压在并线上侧;通过分线装置的分线针伸入容线槽中、并线的两引脚之间从而将并线的引脚分开成V型,然后使分线针复位;通过贴片元件抓放装置将贴片元件抓取至待组装工位处,通过压紧组装装置的压紧件的压紧部将贴片元件往容线槽方向推送使得形成V形的并线的引脚进一步撑开而将贴片元件夹持固定。上述的组装机,能机械化地进行贴片元件和并线的组装,组装效果质量稳定,效率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并线夹具包括前固定部和后装拆部,所述前固定部与所述底座组件固定,所述后装拆部可装拆地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少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少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7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