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3747.7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叁叁;吴沛沛;高玉龙;曾宇;林庆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车辆,该型材的本体具有连接凸头和/或连接凹头,所述连接凸头与所述连接凹头可插装适配,并配置为: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头,两者中至少一者的适配面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开设的内凹胶槽,以容纳胶接相邻所述型材间插装适配的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头的粘接胶。应用本方案,可完全规避铆接组装工艺所存在的结构体密封性差、及减重效果差的缺陷,具有优异的密封性;同时,以插接方式连接,通过胶粘接的形式实现型材无缝连接,插接位置处具有强度高、刚度高和高耐候的特点,并且组装完成后接头外形简洁,满足粘接自动化工艺需求,生产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车辆快速化发展,与运行相关的车体型材自身性能及组装工艺性要求,日趋成为各整车厂家重点关注研发的重点。
现有轨道车辆的金属车体型材主要采用插接焊接连接结构,接头强度低,易因质量缺陷导致产品密封性差。此外,现有复合材料车体主要为板梁组装结构或单层型材拼接结构,相邻两块之间采用搭接接头,通过铆接或粘铆工艺复合连接,然而,铆钉孔加工量较大易于漏雨,同时各部件间大量采用金属连接件,减重效果差。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型材连接结构进行优化设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材,型材的本体具有连接凸头和/或连接凹头,所述连接凸头与所述连接凹头可插装适配,并配置为: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头,两者中至少一者的适配面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开设的内凹胶槽,以容纳胶接相邻所述型材间插装适配的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头的粘接胶。
优选地,所述内凹胶槽为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状、折线状或波纹状。
优选地,所述内凹胶槽为在其适配面上并行设置的多个。
优选地,所述内凹胶槽的横截面为内凹弧形或矩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凸头具有独立于所述本体的型腔的内腔。
优选地,所述连接凸头的适配面形成于内腔外周等壁厚侧壁。
优选地,所述内凹胶槽采用拉挤工艺或机加工艺形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头的横截面大致呈方形,并配置为:所述连接凸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凹头的内宽,所述连接凸头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凹头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型材组装形成的结构体;所述型材采用如前所述的型材。
优选地,所述结构体为车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出了型材连接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可插装适配的连接凸头和连接凹头,实现相邻拼接的型材间的基础定位;其中,连接凸头和连接凹头的适配面上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开设的内凹胶槽,以容纳胶接相邻型材间插装适配的连接凸头和连接凹头的粘接胶。如此设置,一方面,可完全规避铆接组装工艺所存在的结构体密封性差、及减重效果差的缺陷,具有优异的密封性;同时,以插接方式连接,通过胶粘接的形式实现型材无缝连接,插接位置处具有强度高、刚度高和高耐候的特点,并且组装完成后接头外形简洁,满足粘接自动化工艺需求,生产效率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该连接凸头具有独立于本体型腔的内腔,充分发挥多腔型材强度大、刚度大、及重量轻的特点,在有效控制整体重量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结构体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型材插装连接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3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针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利用的高散热性的PCB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