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飞机维修的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0825.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赵森;许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4F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鱼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维修 升降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维修的升降平台,涉及飞机维修技术领域。其具有使维修人员能够在多个方向进行移动的功能,从而方便对飞机难靠近的区域进行维修。该升降平台主要包括升降单元、支撑单元、转动单元与调节单元。升降单元、转动单元、调节单元均与支撑单元相连。升降单元用于调整维修人员所在高度。转动单元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调整维修人员与飞机的角度。调节单元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伸缩,调节维修人员与飞机的距离。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件,调节件安装于支撑单元。通过调节件,维修人员能够对自己与飞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维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维修的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飞机在维修时,由于机身高度较大,维修人员需要站在一个维修平台上对飞机进行维修。而由于飞机机身形状的限制,一般的维修平台存在移动限制,导致飞机存在一些难以靠近的区域,使得很多情况下维修人员难以通过维修平台靠近该维修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维修的升降平台,其具有使维修人员能够在多个方向进行移动的功能,从而方便对飞机难靠近的区域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飞机维修的升降平台,其包括升降单元、支撑单元、转动单元与调节单元。升降单元、转动单元、调节单元均与支撑单元相连。升降单元用于调整维修人员所在高度。转动单元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调整维修人员与飞机之间的角度。调节单元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伸缩,从而对维修人员与飞机的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件,调节件安装于支撑单元。通过调节件的调节,维修人员能够对自己与飞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底座为升降平台提供安装基座。底座通过升降单元与第一支撑件相连,通过升降单元对第一支撑件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通过转动单元相连,通过转动单元对第二支撑件与飞机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同时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相对高度不变,升降单元进行升降时,第二支撑件也会同时进行升降。调节单元安装于第二支撑件,以第二支撑件为基座进行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单元包括剪叉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较高的承载力,且噪声小、行程大、占用空间小,操作灵敏便利、安全可靠。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菱形伸缩架。菱形伸缩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第一支撑件相连,菱形伸缩架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菱形伸缩架相连,第一伸缩气缸的另一端安装于底座。通过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对菱形伸缩架的升降进行控制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单元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一支撑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件。因此第二支撑件能够在转动轴的带动下与第一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调节第二支撑件与飞机之间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与齿轮的传动控制转动轴的转动,从而控制维修人员与飞机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件,第三支撑件为维修人员提供操作平台。第三支撑件通过调节件与第二支撑件相连,因此第三支撑件能够在调节件的作用下与第二支撑件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第三支撑件与飞机的距离。调节件包括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固定端安装于第二支撑件,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安装于第三支撑件。通过第二伸缩缸控制第三支撑件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还包括多个伸缩支撑件。多个伸缩支撑件的伸缩端均与第三支撑件相连,多个伸缩支撑件的固定端均安装于第二支撑件。伸缩支撑件的可伸缩设置,使得伸缩支撑件能够在第三支撑件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对第三支撑件发挥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0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