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绞车排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4712.3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波;张俊强;袁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元昇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8 | 分类号: | B66D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绞车 排绳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包括矩形安装框,矩形安装框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撑横梁,中部支撑横梁的中部铰接有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结构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上端均为竖向连杆铰接连接,中部支撑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往复推动机构的一端与竖向连杆铰接,往复推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侧边上,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绳轮轴的两端铰接,导绳轮轴的中心转动安装有导绳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往复推动机构的伸缩精准控制导绳轮的摆动实现排绳过程中精准跟随,实现了钢丝绳有序稳定的排绳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属于绞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绞车工作过程中,多数矿山企业都对绞车排绳不整齐容易出问题有所反映,有时会造成压绳、乱绳、钢丝绳相互挤压严重的情况,更严重时会引发矿山工作事故,为企业带来财产损失,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和出现的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矿用绞车排绳装置应运而生,排绳装置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的产生,为矿山企业绞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防护措施,对于大多的矿山企业来说还是值得拥有的。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当下的绞车在缠绕排绳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钢丝绳排绳过程中由于跟随不精确,换向不及时而引起的压绳,绞绳现象,极易造成钢丝绳磨损甚至引起钢丝绳的断裂,这些现象的发生对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情况有极大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安装框,矩形安装框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撑横梁,中部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矩形安装框的侧边上,中部支撑横梁的中部铰接有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结构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上端均为竖向连杆铰接连接,中部支撑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往复推动机构的一端与竖向连杆铰接,往复推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侧边上,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绳轮轴的两端铰接,导绳轮轴的中心转动安装有导绳轮。
优选地,所述矩形安装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均采用方钢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中部支撑横梁采用方钢制作而成,中部支撑横梁的一端焊接在第二侧梁的中部,中部支撑横梁的另一端焊接在第四侧梁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往复推动机构为伸缩气缸,往复推动机构的缸体铰接在第四侧梁上,往复推动机构的活塞杆上铰接有竖向连杆,竖向连杆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水平连杆,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等长设置,且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顶端铰接在水平连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分别通过转动销轴一和转动销轴二安装在中部支撑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导绳轮包括轮体,轮体的表面具有截面为U型的导绳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往复推动机构的伸缩精准控制导绳轮的摆动实现排绳过程中精准跟随,实现了钢丝绳有序稳定的排绳目的;排绳器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方便,简化了现有排绳器的复杂机械结构,是排绳效果更佳牢靠,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缩短了维护,检修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元昇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元昇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4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