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透镜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3458.3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蒋金波;宋新新;王金秋;孙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W102/135;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金兰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透镜 车辆 | ||
1.一种车灯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透镜组包括光源(1)、全内反射透镜(2)以及菲涅尔透镜(3),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和所述菲涅尔透镜(3)相对设置,所述全内反射透镜(3)为非旋转对称结构,所述全内反射透镜(3)具有第一焦点(F1)和第二焦点(F2),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第二焦点(F2)不重合,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焦点重合,所述第二焦点(F2)位于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菲涅尔透镜(3)之间,所述光源(1)设置在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内,以使所述光源(1)发射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聚集至第一焦点(F1)和第二焦点(F2)处,并通过所述菲涅尔透镜(3)准直后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包括第一光透射面(21)、第二光透射面(22)、内围绕面(23)以及外围绕面(24),所述内围绕面(23)围绕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光源(1)的容纳空间(25),所述外围绕面(24)连接在所述内围绕面(23)与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之间,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的光轴(B)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光轴(C)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垂直于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的光轴(B)的截面为椭圆形,
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用于使所述光源(1)发射的一部分光线折射并射入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内,所述内围绕面(23)用于使所述光源(1)发射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并射入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内,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用于使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内的光线折射并射出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所述外围绕面(24)用于反射射到其表面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的光轴(B)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光轴(C)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与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沿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的光轴(B)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光透射面(21)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外围绕面(24)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内围绕面(23)到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绕面(24)为能够全反射射到其表面的光线的全反射面,所述光源(1)发射的一部分光线先通过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折射,再通过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折射后聚集至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第二焦点(F2)处,所述光源(1)发射的另一部分光线先通过所述内围绕面(23)折射,再通过所述外围绕面(24)全反射,最后通过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折射后聚集至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第二焦点(F2)处,或者;
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为能够折射并准直所述光源(1)发射的一部分光线的折射准直面,所述外围绕面(24)为能够全反射并准直射到其表面的光线的全反射准直面,所述光源(1)发射的一部分光线先通过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折射并准直,再通过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折射后聚集至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第二焦点(F2)处,所述光源(1)发射的另一部分光线先通过所述内围绕面(23)折射,再通过所述外围绕面(24)全反射并准直,最后通过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折射后聚集至所述第一焦点(F1)与所述第二焦点(F2)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的光轴(B)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光轴(C)相互垂直,所述外围绕面(24)包括第一外围绕面(241)和第二外围绕面(242),所述第一光透射面(21)与所述第二外围绕面(242)沿所述全内反射透镜(2)的光轴(B)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外围绕面(241)的一侧与所述内围绕面(23)连接,所述第二外围绕面(242)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外围绕面(241)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外围绕面(242)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光透射面(22)与所述第一外围绕面(241)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外围绕面(241)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内围绕面(23)到所述第二外围绕面(242)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34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