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电吸能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2966.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7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向东;王俊杰;张远庆;周博文;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吸能减振 装置 | ||
1.一种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吸能组件,包括受力件、至少一个吸能件,所述受力件包括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一端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每一所述吸能件包括弹性片、至少一个压电片,所述弹性片的一侧卡接于所述外壳、另一侧卡接于所述受力杆,所述压电片贴设于所述弹性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吸能件沿所述受力杆的轴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吸能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受力杆且设置于多个所述弹性片之间,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片,所述第一套筒、弹性片沿所述受力杆的轴向依次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受力件还包括一固定块、固定套,所述固定块、固定套分别设置于所述受力杆的两端,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受力杆的一端的端部,所述固定套同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受力杆的另一端;多个所述吸能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套之间,且位于所述受力杆两端的所述弹性片分别抵接于所述固定块、固定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两个端盖,所述壳体为内部空心且两端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端盖同轴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受力杆的一端经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穿过所述端盖并穿入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部内壁向外凸出形成有一环形凸起,所述吸能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能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两端;所述吸能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弹性片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套筒、弹性片沿所述受力杆的轴向依次交替设置,位于所述吸能组件的首位的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环形凸起、第二套筒,位于所述吸能组件的尾位的所述第二套筒分别抵接于所述端盖、弹性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还包括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所述端盖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轴承的内圈同轴且固定套设于所述受力杆、外圈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吸能减振装置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吸能组件之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吸能组件的所述弹性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呈圆盘形,所述弹性片同轴开设有一第一贯穿孔,所述弹性片经所述第一贯穿孔同轴套设于所述受力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呈圆盘形,所述压电片同轴开设有一第二贯穿孔,所述压电片经所述第二贯穿孔套设于所述受力杆且同轴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弹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29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头组件及其灯具
- 下一篇:一种高边坡自动化安全监控预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