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5108.9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付宏勋;张子峰;李亚龙;赵冲;徐同坚;梁学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7/10;B60C7/24;B60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充气 轮胎 | ||
1.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轮辋配合内圈(1)、抗震承载体(2)、缓冲体(3)和胎冠(4);所述抗震承载体(2)由Y型辐板元(2-1)、环形辐板元(2-2)、环形强化辐板元(2-3)、连接辐板元(2-4)构成;所述缓冲体(3)由梯形空腔元(3-1)和三角形空腔元(3-2)交替排布构成;所述胎冠(4)由胎面(4-1)、冠带层(4-2)、#1带束层(4-3)和#2带束层(4-4)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配合内圈(1)和汽车轮辋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两者之间使用聚氨酯粘黏剂再进一步加固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配合内圈(1)、抗震承载体(2)和缓冲体(3)采用环保型高模量聚氨酯材料;所述轮辋配合内圈(1)、抗震承载体(2)和缓冲体(3)采用浇注成型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承载体(2)为一个结构单元,其排列形式为环形排列,结构单元以角度为20°按轮胎轴心为中点环形阵列18个,阵列后构成抗震承载体(2)排布在轮辋配合内圈(1)和缓冲体(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承载体(2)的所有辐板元厚度不小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4-1)采用材料为橡胶,冠带层(4-2)采用材料为锦纶,#1带束层(4-3)和#2带束层(4-4)采用材料为钢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3)和胎冠(4)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承载体(2)、缓冲体(3)的每个尖角处倒角均为平滑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51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