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战车攻击组件及战车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3573.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合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045 | 分类号: | A63H17/045;A63H17/2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出口加工区A5-1号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战 攻击 组件 战车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战车攻击组件及战车机器人,陆战车攻击组件包括安装座、矛刺、第一驱动组件、支撑座、第二驱动组件和转动台,战车机器人包括滚轮、第三驱动组件和攻击组件,安装座的周壁采用防刺装甲制成,滚珠螺杆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滚珠螺母并与矛刺固定连接,随动轮套设于随动轮轴并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转动台的顶部设有冲击齿,转动台与支撑座之间设有推力轴承,转动台的底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使矛刺沿轴向平移的同时能够沿周向转动,提高穿透能力,同时设置防刺装甲来被动性破坏对方尖锐的矛刺,提高机器人的防护性能和生存率,具有防护性能好、隔热能力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陆战车攻击组件及战车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为了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定期举办机器人格斗比较。比赛要求各参赛队在规则范围内以各自制作的机器人互相格斗,如果一方机器人整体离开擂台区域或者不能再继续行动或被对方机器人打倒,则另一方得分,规定时间内得分多者获胜。
实践表明,旋转摆锤式攻击组件和长矛型攻击组件是两种比较有效的进攻武器,它们都是依靠尖锐矛刺持续快速冲击对方的护甲,达到破坏护甲和内部零件的目的。但是在现有的格斗机器人中,长矛只能沿轴向快速平移,无法沿自身周向旋转,其穿透效果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目前针对上述两种攻击组件的解决办法大多是增加护甲厚度或增加机动性,操作机器人躲避对方打击位置,寻找机会绕到对手侧面或后面再进攻。这两种办法之间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增加护甲会增加设备重量,降低机动性,极大地提高了被打击的几率,如果想要提高机动性,机器人自身的重量就不能太重,装甲的厚度也就不能太厚,而且对控制人员的操作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实际的成功率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陆战车攻击组件及战车机器人,设置第一驱动组件使矛刺沿轴向平移的同时能够沿周向转动,提高穿透能力,设置防刺装甲来被动性破坏对方尖锐的矛刺,提高机器人的防护性能和生存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陆战车攻击组件,包括安装座、矛刺、第一驱动组件、支撑座、第二驱动组件和转动台;其中,
所述安装座为中空的箱体结构,所述安装座的周壁采用防刺装甲制成,所述防刺装甲包括外壳体和多层变向板,所述外壳体设有相互平行的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变向板固定设于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之间,沿所述防刺装甲厚度方向排列的各个变向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杆、传动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滚珠丝杆包括滚珠螺杆和与所述滚珠螺杆相配合的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固定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滚珠螺杆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滚珠螺母并与所述矛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随动轮、安装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设于所述滚珠螺杆的动力输入端并与所述滚珠螺杆垂直,所述安装板套设于所述滚珠螺杆,所述安装板设有与所述限位板平行的随动轮轴,所述随动轮套设于所述随动轮轴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滚珠螺杆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支撑座固定设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所述转动台盖设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转动台的顶部设有冲击齿,所述转动台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所述转动台通过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支撑座可旋转连接,所述转动台的底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战车机器人,包括滚轮、第三驱动组件和如上所述的陆战车攻击组件,所述滚轮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下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滚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战车攻击组件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合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合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3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扩展舱体的野战指挥方舱
- 下一篇:一种军用视角电动调整显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