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尾轴定位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4556.9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1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程云华;陆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3/32 | 分类号: | B63H2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定位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尾轴定位加强结构,包括船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底板的内侧设置有贯穿至船体底板外侧的通孔,所述船体底板位于通孔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趾板,所述船体底板内部设置有贯穿通孔至船体底板外侧的尾轴,所述船体底板内侧位于尾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焊脚。本实用新型通过趾板焊接在船体底板外侧位于通孔的上方,将趾板固定牢固,将为轴贯穿通孔至船体底板的内侧,将尾轴与趾板相互固定,最后将尾轴靠近通孔的内侧通过第一焊脚固定连接,再将尾轴靠近通孔的外侧通过第二焊脚固定连接,由于趾板单向焊接,变形较少,同时可以保证强度,且可以起到预定位作用,发生防止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尾轴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尾轴定位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船舶制造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在船舶制作过程中,船舶动力装置的安装极为重要,由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需延伸至船舶外侧,传统的尾轴和船底外板连接时,主要采用焊接方式,内外满焊,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保证密性,尾轴和外板直接焊接的情况下,边焊接,边变形,由于尾轴的精度要求普遍只有几个丝,往往导致变形,重新焊接,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尾轴定位加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尾轴定位加强结构,包括船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底板的内侧设置有贯穿至船体底板外侧的通孔,所述船体底板位于通孔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趾板,所述船体底板内部设置有贯穿通孔至船体底板外侧的尾轴,所述船体底板内侧位于尾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焊脚,所述船体底板外侧位于尾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焊脚,所述船体底板、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的外侧皆设置有防腐层。
优选的,所述趾板与船体底板焊接连接,所述尾轴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趾板通过限位槽与尾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轴通过通孔与船体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尾轴通过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与船体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由无机聚合物制作而成,所述趾板由双相不锈钢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尾轴与船体底板倾斜设置,所述趾板呈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尾轴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趾板焊接在船体底板外侧位于通孔的上方,将趾板固定牢固,将为轴贯穿通孔至船体底板的内侧,将尾轴与趾板相互固定,最后将尾轴靠近通孔的内侧通过第一焊脚固定连接,再将尾轴靠近通孔的外侧通过第二焊脚固定连接,由于趾板单向焊接,变形较少,同时可以保证强度,且可以起到预定位作用,发生防止变形,尾轴变形几乎可忽略不计,极大解决施工难题,增加趾板,使尾轴的强度也得到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底板;2、通孔;3、趾板;4、尾轴;5、第一焊脚;6、第二焊脚;7、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4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船舶艉轴支架
- 下一篇:一种带有料膜仓后盖的贴片机供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