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原地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1100.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9/215 | 分类号: | B60S9/215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型 汽车 原地 转向 装置 | ||
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原地转向装置,固定壳体内以驱动螺纹柱为中心均匀排布有多条竖直的导向杆,升降板被每条导向杆贯穿,升降板可在每条导向杆上滑动,升降板中心穿孔设置的内螺纹结构与驱动螺纹柱的外螺纹结构相啮合,升降板上方的驱动螺纹柱固定有从动伞形齿轮,升降驱动减速电机驱动轴固定的主动伞形齿轮与从动伞形齿轮相垂直啮合,每个移动轮穿孔的上方升降板下表面分别固定有通过移动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移动轮,且每个移动轮的排布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实现小汽车的水平平移和原地转向,安装方式简单快捷,而且四个平移轮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有效避免车辆平移转向时发生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原地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民消费时代的来临,家用小汽车保有量在逐年的增长,由此也引发了堵车、停车难的情况,特别是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上下班时间堵车格外严重,有些老旧小区的停车位建设明显跟不上小汽车的增加,造成停车时车挨车,车挤车,真正是考验一个人驾驶技术的时候,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停入驶出较窄的停车位十分的困难,即便对于很多老手来说,也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才能将车辆停入或驶出,因此目前出现了很多可以原地转向的汽车辅助装置,但目前的该种辅助原地转向装置功能有限,而且不能很好的利用车辆底部空间,转向支撑点过于集中,原地转向时车辆容易发生歪斜而磕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原地转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原地转向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固定壳体和设置在固定壳体内中心可自由转动的驱动螺纹柱,固定壳体内以驱动螺纹柱为中心均匀排布有多条竖直的导向杆,升降板位于固定壳体内,升降板被每条导向杆贯穿,升降板可在每条导向杆上滑动,升降板中心穿孔设置的内螺纹结构与驱动螺纹柱的外螺纹结构相啮合,升降板上方的驱动螺纹柱固定有从动伞形齿轮,固定壳体的一端固定有升降驱动减速电机,升降驱动减速电机驱动轴固定的主动伞形齿轮与从动伞形齿轮相垂直啮合,固定壳体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移动轮穿孔,每个移动轮穿孔的上方升降板下表面分别固定有通过移动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移动轮,且每个移动轮的排布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主动伞形齿轮的直径远小于从动伞形齿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升降驱动减速电机的驱动轴上套有固定在固定壳体内顶部的轴套。
进一步地,驱动螺纹柱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套有的轴承支撑在固定壳体上下侧壁内。
进一步地,升降板上表面与固定壳体顶部之间的移动减速电机控制接线为螺旋式导线。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辆底部并通过倒损开关接通电源即可控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收放移动轮,而且通过移动轮的配合还可以同时实现小汽车的水平平移和原地转向,安装方式简单快捷,而且四个平移轮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有效避免车辆平移转向时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起车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移小汽车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原地转旋小汽车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1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板淀粉胶水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陶瓷工艺品加工用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