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结构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173.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8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明;冯清川;谢东荣;吕志珍;左志勇;黄世涛;谢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焊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焊接设备,包括:头部变位机,头部变位机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夹紧装置,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尾部变位机,头部变位机和尾部变位机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尾部变位机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三夹钳和第四夹钳,第三夹钳和第四夹钳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辅助装配小车,辅助装配小车包括车身、顶升装置和对中装置,对中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第一对中块和第二对中块;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包括机械手和焊接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夹紧和旋转,实现自动焊接,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结构总装焊接主要采用人工焊接,焊接质量取决于焊工的技能水平,焊接质量管控难度大,同时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弧光、金属飞溅,焊接的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对于传统的总装焊接,需要起重工对构件进行多次翻身,以满足不同部位的加工,作业效率低,增加人工的操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结构焊接设备,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夹紧和旋转,实现自动焊接,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焊接设备,包括:头部变位机,所述头部变位机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夹紧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第一基座旋转,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尾部变位机,所述头部变位机和所述尾部变位机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尾部变位机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基座朝向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紧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第二基座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的转动轴心共线,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三夹钳和第四夹钳,所述第三夹钳和所述第四夹钳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辅助装配小车,所述辅助装配小车位于所述头部变位机和所述尾部变位机之间,所述辅助装配小车包括车身、顶升装置和对中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横梁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横梁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的转动轴心,所述对中装置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第一对中块和第二对中块,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第一对中块和所述第二对中块能够相互靠近,从而与位于所述横梁上的物料抵持;
焊接机器人,所述焊接机器人包括机械手和焊接头,所述焊接头设置在所述机械手的输出端上,在所述机械手的驱动下,所述焊接头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的转动轴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结构焊接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可利用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夹紧工件的一端,利用第三夹钳和第四夹钳夹紧工件的另一端,从而实现工件的夹紧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装置,可使得工件旋转,从而方便焊接头对工件进行360°焊接,头部变位机和尾部变位机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的夹紧,通过设置辅助装配小车,可将工件抬起,并对工件进行初步的夹持定位,方便头部变位机和尾部变位机夹持工件,通过设置机械手,方便调整焊接头的焊接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钢结构焊接设备,所述第一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一液压马达、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丝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螺母的螺纹旋向和所述第二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夹钳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母上,所述第二夹钳固定在所述第二螺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