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5762.7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吴桐树;庞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0;B63G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观测 水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先进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旨在解决水下机器人观测范围小且摄像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舱,连接于主舱的能源模块、推进模块、照明模块和摄像模块,各模块与主舱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且具有水密结构,所述主舱包括控制各个模块工作的控制板、收容控制板的舱筒、连接于舱筒前部的透明球形罩、连接于舱筒后部的舱盖,其中摄像模块转动连接于球形罩内,所述舱筒内设有驱动摄像模块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球形罩与摄像模块转动连接的设计,使得摄像模块能够转动,从而得到更宽广的视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先进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作为海洋及水域开发的核心技术,指的是能够在水下运动并且具有一定视觉和感知能力的装置,不同使用场景决定了水下机器人应该具备的附加功能,机器人功能越多对结构设计要求越高,只有将不同系统的功能模块合理布局于机器人框架上,才能构建应用于不同场合的水下机器人。
其中观测型水下机器人作为水下探测的重要手段,需要集成控制系统、能源系统、推进系统、观测系统,涉及到军事、科研、海洋探测、水利水电设施检测、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随着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技术研究日趋成熟,对于观测型水下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可视范围及图像清晰度。
其中,观测系统包括水下摄像机和水下照明灯,水下摄像机为水下机器人探索水下世界的“眼睛”,水下照明灯作为水下“光源”使用,二者均涉及到水下密封技术,多会采用独立的舱体结构设计方式,挂载于水下机器人上,这样在水下机器人稳定于一处时,摄像机角度无法调节,导致摄像范围受限。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欠缺,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包括主舱,连接于主舱的能源模块、推进模块、照明模块和摄像模块,各模块与主舱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且具有水密结构,所述主舱包括控制各个模块工作的控制板、收容控制板的舱筒、连接于舱筒前部的透明球形罩、连接于舱筒后部的舱盖,其中摄像模块转动连接于球形罩内,所述舱筒内设有驱动摄像模块转动的驱动件。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各个功能模块与主舱结合在一起,使得水下机器人具有完备的功能;并搭配球形罩的设计,使得摄像模块整体在收纳到主舱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宽视角的可视角度,并且能够在主舱内的无水环境中安装驱动件,来控制摄像模块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模块包括连接于舱筒的机芯板、连接于机芯板且朝向球形罩的摄像机模组,所述驱动件使用云台舵机,云台舵机连接于机芯板,云台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舵机齿轮,摄像机模组设有与舵机齿轮配合的齿轮槽。
摄像机模组为摄像的功能部分,通过云台舵机与摄像机模组的搭配,使得摄像机模组具有宽视角的同时可以调整角度,实现大范围的观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舱筒内还收纳有供电板,所述能源模块包括对称设置于舱筒两侧的电池舱,电池舱呈一体化设置且通过走线管连接于主舱,电池舱控制线沿走线管穿入主舱并电连于供电板;舱盖上设有耦接于供电板且延伸至舱筒外的充电接口。
电池舱对称设置于舱筒的两侧,能够增加水下机器人整体的平衡性能;同时,电池舱使用一体化的设计,不设电池的更换接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电池舱的水密性能,在需要对电池充电时,通过充电接口对电池舱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5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