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4244.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9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王宝峰;刘瑜亮;赵文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墙 板材 环形 轨道 吊装 系统 | ||
1.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楼板边沿间隔设置的桁架柱(1),连接桁架柱(1)与建筑主梁的斜拉杆(2),位于桁架柱(1)顶端的悬挑梁(3),连接相邻桁架柱(1)的水平桁架,吊设在悬挑梁(3)悬挑端下方的轨道梁(7),以及与轨道梁(7)滑动连接的吊升工装;
桁架柱(1)为由支撑立柱、水平腹杆(13)和斜腹杆(14)组成的单片式桁架结构,悬挑梁(3)沿桁架柱(1)的宽度方向设置,悬挑端水平向外伸出;
轨道梁(7)为工字钢,由单节梁沿楼板边沿方向首位拼接、通长设置,每根单节梁两端分别通过高强螺栓(72)与两侧的悬挑梁(3)连接固定,相邻单节梁之间通过连接钢板(71)连接,连接钢板(71)对称夹设在单节梁的腹板两侧,并通过连接螺栓(73)连接固定;
水平桁架包括串联桁架柱(1)的水平横梁(61)和连接相邻桁架柱(1)的水平斜杆(62),水平横梁(61)水平穿设在悬挑梁(3)下方,水平横梁(61)分别与悬挑梁(3)下表面和支撑立柱的侧壁焊接固定,水平斜杆(6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悬挑梁(3)侧壁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底端通过预埋件(4)与楼板可拆卸连接,悬挑梁(3)的固定端水平向内超过桁架柱(1)的边沿设置,悬挑梁(3)的固定端超过桁架柱(1)边沿的长度不大于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底部设置有连接端板(15),所述预埋件(4)包括设置在楼板内的锚固筋(42)和位于锚固筋(42)顶部的连接板块(41),连接端板(15)通过螺栓与连接板块(41)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块(41)为厚度不小于20mm的矩形钢结构,上表面与楼板上表面平齐设置;锚固筋(42)在连接板块(41)的板面内呈矩阵状排布,并垂直于连接板块(41)的板面设置,端部与连接板块(41)底面焊接固定,尾端侧壁上设置有抗拔键(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靠近楼板内侧的第一支撑立柱(11)和靠近楼板边沿的第二支撑立柱(12),第一支撑立柱(11)为边长不小于100mm的方钢管,第二支撑立柱(12)为矩管,短边边长不小于第一支撑立柱(11)截面边长的0.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螺栓(72)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单节梁的上翼缘板和悬挑梁(3)的下翼缘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相邻单节梁的拼接缝与上方对应的悬挑梁(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连接钢板(71)为矩形钢板,连接钢板(71)的宽度为轨道梁(7)高度的1/3-1/2,连接螺栓(73)依次穿固一侧的连接钢板(71)、单节梁的腹板以及另一侧的连接钢板(71)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连接螺栓(73)的数量不少于4个,沿轨道梁(7)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升工装包括与轨道梁(7)滑动连接的电动葫芦(81),驱动电动葫芦(81)沿轨道梁(7)行走移动的驱动电机(82),以及挂设在电动葫芦(81)下方的钢丝绳(83)和吊钩(8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杆(2)与桁架柱(1)共面设置,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立柱的侧壁连接固定,底端通过预埋件(4)与建筑内侧的主梁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3)为工字钢,位于下方的翼缘板与两个支撑立柱的顶面焊接固定;悬挑梁(3)的悬挑端伸出桁架柱(1)的长度为悬挑梁(3)长度的1/2-2/3。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幕墙板材的环形轨道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1)的中部还设置有水平连梁(9),水平连梁(9)两端分别与两侧相对的第一支撑立柱(11)侧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42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量上料单模单出块卧式铝屑压块机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