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6816.8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图;杨长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南京模拟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5/00 | 分类号: | B64D35/00;F16D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传动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装置,其结构包括前膜片联轴器(1),前连接件(2),前尾轴(3),前轴承座组件(4),花键副,后轴承座组件(7),后尾轴(8),后连接件(9),后膜片联轴器(10),花键法兰(11);其中,前膜片联轴器(1)通过前连接件(2)与前尾轴(3)的一端连接,前尾轴(3)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副与后尾轴(8)的一端连接,后尾轴(8)的另一端通过后连接件(9)与后膜片联轴器(10)的一端连接,后膜片联轴器(10)的另一端连接花键法兰(11),前轴承座组件(4)装在前尾轴(3)上,后轴承座组件(7)装在后尾轴(8)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直升机尾传动轴系统拆装维护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装置,属于直升机用尾传动轴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升机用尾传动轴系统多为细长轴结构,通常需要尽可能的增大尾传动轴的角向位移补偿量和轴向位移补偿量,以降低对整机的装配精度要求,进而降低尾传动轴乃至整机的振动水平;同时尾传动轴系统需尽可能采用柔性支撑结构,以补偿尾传动轴安装误差,降低尾传动轴振动水平;且大多数直升机尾传动轴系统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尺寸较大,拆装维护困难,运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装置,其目的旨在解决现有直升机尾传动轴系统采用一体式结构、拆装维护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装置,其结构包括前膜片联轴器1,前连接件2,前尾轴3,前轴承座组件4,花键副,后轴承座组件7,后尾轴8,后连接件9,后膜片联轴器10,花键法兰11;其中,前膜片联轴器1通过前连接件2与前尾轴3的一端连接,前尾轴3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副与后尾轴8的一端连接,后尾轴8的另一端通过后连接件9与后膜片联轴器10的一端连接,后膜片联轴器10的另一端连接花键法兰11,前轴承座组件4装在前尾轴3上,后轴承座组件7装在后尾轴8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前后两段尾传动轴通过中部的花键副连接传扭,该结构可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条件下实现前后两段轴系的分离与装配,解决了拆装维护困难,运输不便的问题;
2)同时还能够解决直升机用尾传动轴系统角向位移补偿量和轴向位移补偿量小、振动水平高的问题;能大幅提高尾传动轴角向位移补偿量和轴向位移补偿量,降低了尾传动轴和整机的振动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前轴承座组件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后轴承座组件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是前膜片联轴器,2是前连接件,3是前尾轴,4是前轴承座组件,5是外花键,6是内花键,7是后轴承座组件,8是后尾轴,9是后连接件,10是后膜片联轴器,11是花键法兰,12是A螺栓,13是B螺栓,14是C螺栓,15是A螺栓螺母,16是B螺栓螺母,17是螺栓螺母组件, 4-1是前轴承座金属骨架,4-2是前轴承座减振体,4-3是A轴承,4-4是A轴承定位套,4-5是A安装螺钉,4-6是A内衬套,4-7是A轴用弹性挡圈,7-1是后轴承座金属骨架,7-2是后轴承座减振体, 7-3是B轴承,7-4是B轴承定位套,7-5是B内衬套,7-6是B安装螺钉,7-7是B轴用弹性挡圈,7-8是端盖金属骨架,7-9是端盖减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装置,其结构包括前膜片联轴器1,前连接件2,前尾轴3,前轴承座组件4,花键副,后轴承座组件7,后尾轴8,后连接件9,后膜片联轴器10,花键法兰11;其中,前膜片联轴器1通过前连接件2与前尾轴3的一端连接,前尾轴3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副与后尾轴8的一端连接,后尾轴8的另一端通过后连接件9与后膜片联轴器10的一端连接,后膜片联轴器10的另一端连接花键法兰11,前轴承座组件4装在前尾轴3上,后轴承座组件7装在后尾轴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南京模拟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南京模拟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6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用自动收集废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工件焊接用装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