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2949.2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戴宁;彭来湖;钟垚森;孙凡平;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N21/84;D04B3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 示踪点 动态 跟踪 分析 振动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获取单元、交换机(21)、图像采集器(17)、图像处理器(18)和标签(22),被测的所述织针(11)相配合的置于图像获取单元的图像获取视野内,所述图像获取单元的图像获取视野内对应织针(11)设置有若干标签(22),所述图像获取单元与交换机(21)相连接,所述交换机(21)与图像采集器(17)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17)与图像处理器(1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第一摄像机(1)、第二摄像机(4)、第一可调光源(7)、第二可调光源(8),被测的所述织针(11)置于第一摄像机(1)、第二摄像机(4)、第一可调光源(7)、第二可调光源(8)的视野内,所述第一摄像机(1)通过第二总线(15)连接至交换机(21),所述第二摄像机(4)通过第一总线(14)连接至交换机(21),所述交换机(21)通过第三总线(16)与图像采集器(1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光源(7)和第二可调光源(8)分别连接有第一光源控制器(12)和第二光源控制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机(1)、第二摄像机(4)均为高速摄像机,所述第一摄像机(1)、第二摄像机(4)拍摄的帧率至少为100帧/秒,且分辨率至少为800*6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还包括第一三脚架(3)、第二三脚架(6)、第三三脚架(9)和第四三脚架(10),所述第一可调光源(7)、第二可调光源(8)分别安装在第三三脚架(9)和第四三脚架(10)上,第一三脚架(3)、第二三脚架(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云台(2)和第二云台(5),所述第一摄像机(1)、第二摄像机(4)分别安装在第一云台(2)和第二云台(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图像示踪点动态跟踪分析的织针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云台(2)和第二云台(5)均可进行360°自由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29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支撑板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用弧形管道固定架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