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4458.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5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祥;梁斌;罗竑;吴海杰;刘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领星际航空(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翁德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掠式 复合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前掠机翼、旋翼动力装置、尾翼、推进动力装置、腹鳍和撑杆。所述机身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所述前掠机翼形成左右前掠机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所述撑杆对称融合于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中,所述撑杆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旋翼动力装置,所述尾翼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端两侧,所述推进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腹鳍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尾端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减小无人机的飞行阻力,增大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和航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复合翼无人机因兼具旋翼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及固定翼无人机长航时大航程的优点,得到快速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目前复合翼无人机主要用于边境巡逻、反恐维稳等特殊任务,同时也可以用于海洋监测、电力巡线、输油管道巡线、环境监测等多种领域。但对于需要搭载任务载荷在机身外的复合翼无人机,要额外增设起落架用以保护外露的任务载荷,起落架不仅会增加无人机的飞行阻力,还会增加重量。大多数复合翼无人机的旋翼螺旋桨在停转后处于自由状态,不仅增加了飞行阻力还会对无人机产生动态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增设起落架的情况下保护飞机外露的任务载荷的前掠视复合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掠式复合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前掠机翼、旋翼动力装置、尾翼、推进动力装置、腹鳍和撑杆。所述机身前端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所述前掠机翼形成左右前掠机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翼梢小翼,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侧边对称铰链连接有副翼,所述撑杆对称融合于所述左右前掠机翼中,所述撑杆两端对称安装有多组旋翼动力装置,所述尾翼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端两侧,所述推进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腹鳍垂直安装在所述机身尾端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尾翼为V型尾翼。
优选的,所述尾翼为上反角V型尾翼。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尾翼后端对称安装有升降舵。
进一步地,所述翼梢小翼向下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前端下表面装有任务载荷。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前端设置有空速管。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动力装置在平飞巡航时螺旋桨锁住在与航向一致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为流线型机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前掠机翼两端的翼梢小翼和机身尾端下部的腹鳍,减小了无人机飞行的阻力及飞机整体重量。
2、整机机身外形做了全面气动计算及优化,在巡飞过程中,旋翼螺旋桨锁紧在与航向一致的方向,减小了飞行阻力,增大航时和航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
1、机身,2、前掠机翼,3、旋翼动力装置,4、尾翼,5、推进动力装置,6、腹鳍,7、撑杆,8、任务载荷,9、空速管,21、翼梢小翼,22、副翼,41、升降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领星际航空(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宇领星际航空(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4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桨定向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