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7182.2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柱;崔焕勇;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瑞欧威客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姬学森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动 车组 风挡 胶囊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结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结构,包括主体,主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主体的纵截面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侧壁,第二弧形段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弧形段的两端连接,第二弧形段的半径小于第一弧形段的半径,侧壁为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侧壁之间形成U型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囊容易产生裂纹、撕裂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CRH3C、CRH380B(L)型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结构形状为平板结构。在胶囊两侧距边缘100mm处过渡区胶囊厚度和过渡不合理,CRH3C、CRH380B(L)型动车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外风挡胶囊受到反复挤压、扭曲,在100mm处过渡区,胶囊容易产生裂纹、撕裂现象,裂纹长度约30mm,所以需要一种设计合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外风挡胶囊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囊容易产生裂纹、撕裂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胶囊结构,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主体的纵截面包括
第一弧形段,
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半径,
侧壁,所述侧壁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U型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弧形段包括
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的半径为102.3mm,
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外表面一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半径为90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壁包括
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内表面的长度为75mm,
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为弧形,且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一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7.8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两个,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侧壁连接,另一端逐渐远离所述U型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过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为条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厚度为6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部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15.6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弧形段和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段,且第二弧形段的半径小于第一弧形段的半径,使第一弧形段和侧壁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避开了原连接处的挤压、扭曲点,保证外风挡胶囊不再产生裂纹、撕裂现象,同时在不改变现有外风挡胶囊的整体形状、结构尺寸和主体厚度的基础上,保证现有外风挡胶囊强度、硬度和刚性指标保持不变。满足外风挡胶囊的使用要求,实用性强,可靠性强。其中第一方向为C延伸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瑞欧威客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瑞欧威客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