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1209.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5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则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则熙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90;H01F7/06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义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座椅 | ||
1.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包括有由底座(1)和靠背(2)构成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下方为车底面(4),所述底座(1)和靠背(2)之间通过可调节角度的铰链(3)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下方和车底面(4)之间设有可调节座椅本体升降的磁悬浮机构,所述磁悬浮机构包括有控制器(5)、永磁盘(6)、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永磁盘(6)固定于支撑板(11)中,所述控制器(5)设置于座椅本体前方的底座(1)上,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均设置于车底面(4)上,并位于所述永磁盘(6)的正下方,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分别与控制器(5)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5)控制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的电流大小及电流方向,在电流作用下,使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产生磁性斥力,所述永磁盘(6)在磁性斥力的作用,带动座椅本体可沿车底面(4)方向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盘(6)为钕铁硼磁铁制备呈圆盘状结构,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均由若干个电磁线圈组成,所述电磁线圈由铁芯和缠绕其外部的导电线绕组构成,其中构成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的多个电磁线圈呈环状布置为圆柱形结构,其大小与所述永磁盘(6)的外径相匹配,构成所述外层电磁线圈组(8)的多个电磁线圈呈环状布置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结构,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位于外层电磁线圈组(8)的内部,在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之间形成有间隙(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包括有壳体(51)和设置于壳体(51)内的控制主板(52)、控制电路(53)和可调电阻(54),所述控制主板(52)通过可调电阻(54)与控制电路(53)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5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5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电连接,并在所述壳体(51)的表面设有多个与控制主板(52)电连接的控制按钮(55),通过所述可调电阻(54)控制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的电流大小,并通过控制电路(53)控制向所述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中输入相反方向的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调电阻(54)与控制电路(53)电连接的电路中还设有力敏电阻(56),所述力敏电阻(56)另一端通过控制主板(52)与设置于壳体(51)表面上的控制按钮(5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有包裹于所述永磁盘(6)底面及边缘的第一橡胶层(61),以及包裹于内层电磁线圈组(7)和外层电磁线圈组(8)表面的第二橡胶层(71),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层(61)和第二橡胶层(71),实现所述永磁盘(6)与内层电磁线圈组(7)及外层电磁线圈组(8)接触时,减少其表面磨损以及起到绝缘安全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和靠背(2)的表面均设有可更换的坐垫(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则熙,未经李则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12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纺织机械支撑底座
- 下一篇:一种点滴式灌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