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内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8898.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0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覃树超;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金事达电子系统(白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F02B7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宝来 |
地址: | 137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内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内部支架,其通过对发动机线束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发动机运行时,线束发生晃动,有效防止线束与发动机内部装置发生干涉和摩擦,避免线束发生磨损,同时有效防止线束对发动机运行造成影响,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前端横向连通设置有第一线槽,第一线槽的底端左侧依次纵向连通设置有两组第二线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内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发动机缸内线束采用耐高温耐油导线,采用编织达到缸内使用目的。但是,这类发动机线束在狭小的空间内,易于与发动机其他部件刮磨,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对发动机线束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发动机运行时,线束发生晃动,有效防止线束与发动机内部装置发生干涉和摩擦,避免线束发生磨损,同时有效防止线束对发动机运行造成影响,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新型发动机内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发动机内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前端横向连通设置有第一线槽,第一线槽的底端左侧依次纵向连通设置有两组第二线槽,第一线槽的内部均匀连通设置有第一扎带孔、第二扎带孔、第三扎带孔、第四扎带孔、第五扎带孔、第六扎带孔、第七扎带孔、第八扎带孔、第九扎带孔、第十扎带孔、第十一扎带孔和第十二扎带孔,支架本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工艺凸块,工艺凸块的下侧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十三扎带孔,两组第二线槽的前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扎带槽、第二扎带槽、第三扎带槽和第四扎带槽,第一线槽的后端左上侧连通设置有过线孔,支架本体的后端左上侧设置有扎带筋,扎带筋的位置与过线孔的位置对应,支架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装置;将发动机线束分别放入第一线槽、两组第二线槽和过线孔内,第一线槽内的线束通过第一扎带孔、第二扎带孔、第三扎带孔、第四扎带孔、第五扎带孔、第六扎带孔、第七扎带孔、第八扎带孔、第九扎带孔、第十扎带孔、第十一扎带孔、第十二扎带孔、第十三扎带孔和扎带进行固定,两组第二线槽内的线束分别通过第一扎带槽、第二扎带槽、第三扎带槽、第四扎带槽和扎带进行固定,穿过过线孔的线束通过扎带筋和扎带进行固定,从而对发动机内的线束进行紧固处理,通过对发动机线束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发动机运行时,线束发生晃动,有效防止线束与发动机内部装置发生干涉和摩擦,避免线束发生磨损,同时有效防止线束对发动机运行造成影响,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发动机内部支架,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工艺平台和第二工艺平台,第一工艺平台的顶端和第二工艺平台的顶端分别安装在支架本体的底端左侧和右侧,第一工艺平台与第二工艺平台分别与发动机内部固定位置对应,第一工艺平台的中部和第二工艺平台的中部分别纵向镶嵌有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将第一工艺平台的前端和第二工艺平台的前端贴附在发动机内部对应位置上,通过第一金属套筒、第二金属套筒和外界螺栓对支架本体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可方便对支架进行快速安装和固定,提高安装速度,简化安装方式,有效防止支架本体在发动机内部发生晃动,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发动机线束分别放入第一线槽、两组第二线槽和过线孔内,第一线槽内的线束通过第一扎带孔、第二扎带孔、第三扎带孔、第四扎带孔、第五扎带孔、第六扎带孔、第七扎带孔、第八扎带孔、第九扎带孔、第十扎带孔、第十一扎带孔、第十二扎带孔、第十三扎带孔和扎带进行固定,两组第二线槽内的线束分别通过第一扎带槽、第二扎带槽、第三扎带槽、第四扎带槽和扎带进行固定,穿过过线孔的线束通过扎带筋和扎带进行固定,从而对发动机内的线束进行紧固处理,通过对发动机线束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发动机运行时,线束发生晃动,有效防止线束与发动机内部装置发生干涉和摩擦,避免线束发生磨损,同时有效防止线束对发动机运行造成影响,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后侧右上斜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金事达电子系统(白城)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金事达电子系统(白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8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储能站逆变升压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