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置式铁路货车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4723.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吴畅;祝笈;王云贵;李冬;张显锋;罗汉江;廖军;李嘉乐;冯成礼;杨军;张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B61F5/5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200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置式 铁路 货车 转向架 轮对 径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置式铁路货车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由前、后两个副构架和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销接构成,副构架为承载鞍与横向臂联接组合结构,连接杆布置于摇枕下方构成下置式径向结构;连接杆中心平面高度低于副构架承载鞍鞍面中心平面高度;承载鞍由构成弧形鞍结构的鞍面和与鞍面结构一体、竖直设置于鞍面一端的鞍连接臂构成,副构架通过拉铆钉组件固定连接鞍。本实用新型装置能较好地适应传统杠杆制动和集成制动装置,有效提高转向架的通用性,有利于转向架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本径向装置可独立组装,转向架组装工艺性良好;轮对径向装置与转向架其他零部件可通过拆卸挡键直接分离,不破坏其他零部件结构,有效降低了检修维护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车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的下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货车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的轮对径向装置一般由前后两个副构架和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通过圆销销接组成,副构架置于摇枕两端,连接杆从摇枕中部孔穿过。为了满足车辆下部限界要求,保证转向架其他零部件,尤其是基础制动装置的布置空间;同时也为了降低摇枕的设计难度和保证摇枕结构的紧凑性,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主要采用下拉杆的杠杆制动型式。
随着铁路货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向架集成制动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因其固有的结构特点,造成其对集成制动装置的适应性不好,与个别型式的集成制动装置无法匹配;同时,由于轮对径向装置的连接杆从摇枕中部孔穿过,两者空间结构交叉,转向架组装工艺难度偏大,且不利于检修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公开一种下置式铁路货车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该装置设计为连接杆从转向架下部,从摇枕、侧架以及基础制动以下穿过结构,其空间结构合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较好地适应集成制动装置,且组装、检修工艺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置式铁路货车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所述轮对径向装置由前、后两个副构架和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通过圆销连接件销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副构架为承载鞍与横向臂联接组合结构,连接杆布置于摇枕下方构成下置式转向架轮对径向结构;连接杆中心平面高度低于副构架承载鞍鞍面中心平面高度。
上述连接杆中心平面高度为转向架落成后连接杆几何断面中心与轨面的最小垂向距离,承载鞍鞍面中心高度为转向架落成后承载鞍鞍面中心线与轨面的垂向距离。
所述承载鞍由构成弧形鞍结构的鞍面和与鞍面结构一体、竖直设置于鞍面一端的鞍连接臂构成,鞍连接臂设置有多组鞍连接孔和位于中心的鞍锁孔;所述横向臂末端设置有竖直结构的横向臂法兰,横向臂法兰设置多组与鞍连接孔对应匹配的横向臂连接孔和位于中心的横向臂锁舌;副构架通过拉铆钉组件固定连接鞍连接孔与横向臂连接孔、并用锁销将穿过鞍锁孔的横向臂锁舌锁闭构成。
所述鞍连接孔和横向臂连接孔设置三组并成三角形布置。
所述承载鞍一端的鞍连接臂为箱形断面结构。
所述副构架通过设置竖直的鞍连接臂、合适的鞍连接孔位置以及水平布置的横向臂,实现了连接杆整体置于摇枕下方,整体结构工艺性良好。副构架设置箱形断面的鞍连接臂,可以保证在承载鞍鞍面中心与连接杆中心平面间产生的弯矩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述连接杆交叉布置,端部嵌入位于副构架的安装槽并通过圆销销接。
所述连接杆端部可设置刚性衬套或弹性铰。
所述圆销与副构架和连接杆间具有小间隙和绕圆销轴线的转动自由度。
与一般轮对径向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较好的适应传统杠杆制动和集成制动装置,有效提高了转向架的通用性,有利于转向架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4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治具上压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