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2072.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B60R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14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汽车 保险杠 防撞梁 | ||
1.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防撞梁主体(2)、斜撑组件、加强架(3)、三脚支架(4);所述支撑柱(1)与防撞梁主体(2)两侧相连,所述支撑柱(1)与防撞梁主体(2)连接处通过斜撑组件加固,两个所述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加强架(3),所述防撞梁主体(2)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三脚支架(4);
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远离防撞梁主体(2)一端设置有法兰板(5),所述支撑柱(1)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板(6);
防撞梁主体(2),所述防撞梁主体(2)远离支撑柱(1)一端为敞口,所述防撞梁主体(2)的敞口处设置有盖板(7);
斜撑组件,所述斜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8)、第二斜撑(9)、第三斜撑(10),所述支撑柱(1)横向两侧与防撞梁主体(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斜撑(8)和第二斜撑(9),所述第三斜撑(10)一端与第一斜撑(8)中间位置相连,所述第三斜撑(10)另一端与防撞梁主体(2)和支撑柱(1)连接处相连;
加强架(3),所述加强架(3)包括第一加强横杆(31)、加强横杆B(32)、连杆(33)、第二加强板(34)及支撑杆(35),所述第一加强横杆(31)及加强横杆B(32)均设置于两个支撑柱(1)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横杆(31)和加强横杆B(32)分别设置在第一斜撑(8)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加强横杆(31)与加强横杆B(32)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杆(33),所述第一加强横杆(31)及加强横杆B(32)两端与支撑柱(1)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加强板(34)进行加固,所述第一加强横杆(31)及加强横杆B(32)均通过支撑杆(35)与防撞梁主体(2)相连;
三脚支架(4),所述三脚支架(4)包括第一顶杆(41)、第二顶杆(42)、第三顶杆(43)、中心杆(44)及固定板(45),所述第一顶杆(41)、第二顶杆(42)及第三顶杆(43)分别以相同的角度与中心杆(44)相连,所述第一顶杆(41)、第二顶杆(42)、第三顶杆(43)远离中心杆(44)一端均与固定板(45)相连,所述固定板(45)与防撞梁主体(2)的盖板(7)相连,所述第一顶杆(41)、第二顶杆(42)、第三顶杆(43)形成一个正三棱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5)的四周设置有若干螺孔用于和汽车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2)内侧表面开有若干圆孔,所述三脚支架(4)的中心杆(44)与防撞梁主体(2)内侧表面所开的圆孔相配合,所述防撞梁主体(2)敞口处的上端及下端均设置有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上开有若干螺孔,所述盖板(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7)上表面和下表面所开的凹槽与防撞梁主体(2)敞口处的上端及下端所设的凸台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支架(4)的固定板(45)上开有若干螺孔,所述三脚支架(4)的固定板(45)上所开的螺孔与盖板(7)上所开的螺孔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横杆(31)和加强横杆B(32)之间至少有两个所述连杆(33)的侧边分别与第一斜撑(8)焊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34)采用三角形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20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洗车水泵堵塞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