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5305.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秋明;邱潇阁;何聪;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管理 装置 电动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动车辆,包括液冷回路、液流加压单元、释放单元、控制单元和与电池单元热传递接触的液冷板,所述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分别与液冷回路连接,所述液流加压单元用于提高液冷回路中冷却剂的流速;所述释放单元用于将液冷回路中的冷却剂释放到电池单元上;所述液冷板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液冷回路连通;所述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的开启或关闭。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能提高冷却剂释放到电池单元上的速率,提高降温效率,有效防止热失控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热量,当电池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尤其是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引起火灾,严重影响人身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为电池配备液冷系统。当电池的温度高于正常阈值时,利用液冷系统为电池散热;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将液冷系统中的冷却剂释放到电池上,以防止热失控的进一步发展。冷却剂的释放速度直接影响电池的散热效率和热失控控制效率,而现有技术中,冷却剂的释放速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电动车辆,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能提高冷却剂的释放速度,提高降温效率,有效防止热失控的进一步发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回路、液流加压单元、释放单元、控制单元和与电池单元热传递接触的液冷板,所述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分别与液冷回路连接,所述液流加压单元用于提高液冷回路中冷却剂的流速;所述释放单元用于将液冷回路中的冷却剂释放到电池单元上;所述液冷板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液冷回路连通;所述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的开启或关闭。液冷回路将冷却剂循环传输至液冷板,实现电池单元的冷却;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控制单元同时打开释放单元和液流加压单元,冷却剂的流速在液流加压单元的作用下大幅度提高,并通过释放单元快速释放到电池单元上,提高降温效率。控制单元包括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液流加压单元包括射流泵和高压气体部件,所述射流泵包括射流管和与射流管连接的喷嘴,所述射流管的一端设有低压流体入口,另一端设有流体出口,所述低压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分别与液冷回路连通;所述喷嘴的一端设有喷射口,另一端设有动力流体入口,所述喷射口设置在射流管内且与流体出口的朝向相同,所述动力流体入口与高压气体部件连通;所述控制单元与高压气体部件电连接。当电池热失控时,控制单元打开高压气体部件,高压气体部件释放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经动力流体入口进入喷射口,此时流经喷射口处的冷却剂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从流体出口进入液冷回路中,大大提高冷却剂的流速。
所述喷射口上设有隔液片。有效防止冷却剂通过喷射口流入高压气体部件内。当高压气体部件打开时,隔液片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脱离喷射口,不影响喷嘴的正常工作。
所述高压气体部件包括气体压缩容器和排气开关,所述气体压缩容器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排气开关设置在排气口处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排气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排气开关开启,则排气口打开,排气开关关闭,则排气口封闭。
所述高压气体部件包括承压容器、设置在承压容器内部的爆炸性药剂以及引爆器,所述承压容器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引爆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开启引爆器,爆炸性药剂在引爆器的作用下瞬间产生大量高压气体进入射流泵内。爆炸性药剂的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爆炸性药剂是指受到高热、冲击等外力作用下瞬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能量和气体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叠氮化钠。引爆器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点火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5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换挡手柄
- 下一篇:一种财务管理用工资单定位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