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倾覆转体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7721.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凡;徐建华;张英虹;杨一维;许智焰;胡京涛;胡玉珠;钟洪军;张鹤;金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覆 转体 支座 | ||
1.一种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转体支座包括上球铰(1)、球面耐磨板(2)、下球铰(3)、上限位螺栓(4)、限位板(5)和下限位螺栓(6);
所述上球铰(1)、所述球面耐磨板(2)、所述下球铰(3)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所述上球铰(1)的底面为第一凸球面,所述球面耐磨板(2)的顶面为第一凹球面,述球面耐磨板(2)的底面为第二凸球面,所述下球铰(3)的顶面为第二凹球面,所述第一凸球面与所述第一凹球面配合,所述第二凸球面与所述第二凹球面配合;
所述限位板(5)设置在所述上球铰(1)和所述下球铰(3)的外周面,所述上限位螺栓(4)将所述限位板(5)与所述上球铰(1)连成一体,所述下限位螺栓(6)将所述限位板(5)与所述下球铰(3)连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包括水平部(51)和竖直部(52),所述水平部(51)连接在所述竖直部(52)的外周面,所述水平部(51)连接于所述竖直部(52)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竖直部(52)的外周面,所述上限位螺栓(4)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部(51),所述下限位螺栓(6)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部(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板(5)围绕所述上球铰(1)的轴线沿圆周的形式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3)的所述第二凹球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销轴,所述上球铰(1)的所述第一凸球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盲孔,所述球面耐磨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销轴贯穿所述通孔、且插入所述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直径比所述销轴的直径大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转体支座还包括上锚碇钢棒(7)和上锚碇螺栓(8),所述上锚碇钢棒(7)从所述上球铰(1)的顶面伸出,所述上锚碇钢棒(7)通过所述上锚碇螺栓(8)连接于所述上球铰(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转体支座还包括上抗拉拔环(9),所述上抗拉拔环(9)设置在所述上锚碇钢棒(7)远离所述上球铰(1)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转体支座还包括下锚碇钢棒(10)和下锚碇螺栓(11),所述下锚碇钢棒(10)从所述下球铰(3)的底面伸出,所述下锚碇钢棒(10)通过所述下锚碇螺栓(11)连接于所述下球铰(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转体支座还包括下抗拉拔环(12),所述下抗拉拔环(12)设置在所述下锚碇钢棒(10)远离所述下球铰(3)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转体支座还包括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设置在所述上球铰(1)的所述第一凸球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77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段式提升机库门
- 下一篇:一种开槽模切机的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