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5671.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郭坤;任正华;吴艳凤;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力电池 导电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所述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连接主体为铝片;两个连接接头,两个连接接头分别连接在连接主体的两端,两个连接接头均为铜件,每个连接接头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每个连接接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连接主体的端部相连;保护层,保护层设在连接主体的外表面和两个连接接头的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能有效减重从而降低动力电池包的重量,铝片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导电连接件的制造成本。另外,铝件的刚度较小,耐振动性更好。此外,采用通用铜接头,中间铝排可单独制作,更易实现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间的动力连接件通常为外表面包覆有PET膜(聚酯基片,也称PET膜,是一种耐久性强、坚固、高韧性、耐潮、耐高温和低温的材料)的铜排。然而,这种动力连接件存在以下问题:1、为实现铜排的防护腐蚀,需要在铜排表面镀镍,虽然PET膜包覆的区域与外部隔绝,但是为操作方便,需要整面镀镍,增加成本;2、PET膜耐高温性和耐磨性较差,易损坏;3、铜密度较高,使得动力电池包整体重量偏大;4、纯铜价格高,使动力连接件成本较高;5、铜排整体刚度大,振动过程中存在断裂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可以减轻整个动力电池包的重量,耐振动性更好,且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为铝片;两个连接接头,两个所述连接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接头均为铜件,每个所述连接接头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主体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在所述连接主体的外表面和两个所述连接接头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导电连接件,通过使连接主体为铝片,可以减轻整个动力电池包的重量,而且,铝片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铝片表面可以无需镀镍防腐,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导电连接件的制造成本。另外,铝片的刚度较小,能够产生较大的变形,耐振动性更好。此外,通过在连接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接头且两个连接接头均为铜件,铜件的结构强度较高,使整个导电连接件与电池模组的连接更加牢靠,不易发生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主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穿孔,至少一个所述穿孔沿所述连接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穿孔为长条形,每个所述穿孔沿所述连接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主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两个所述连接接头中的其中一个相连;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两个所述连接接头中的另一个相连;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和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分别为所述弯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穿孔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连接主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穿孔构成一组穿孔组,所述穿孔组为两组,两组所述穿孔组中的其中一组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且另一组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主体与两个所述连接接头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5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林木病虫害防治设备
- 下一篇:牵引式智能棉花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