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8950.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致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致捷 |
主分类号: | B64F1/315 | 分类号: | B64F1/315;B60P3/00;B60L15/2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操作 旅客 机车 自动 装置 | ||
1.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旅客登机梯(6);
所述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驾驶室内侧安装有MCU控制器(4),所述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顶部前侧还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5),所述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底盘中还安装有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和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
所述旅客登机梯(6)倾斜式搭载安装在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上,且旅客登机梯(6)的两侧还设有安全护栏(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MCU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超声波传感器(5)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在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实现自动测量距离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MCU控制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用于对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车辆动力系统的协调与控制,通过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进行转速控制实现对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速度进行控制;
所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为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驱动机构,通过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转动带动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4)包括中央控制处理模块、龟速控制模块、蜗速控制模块、停机控制模块和油门锁死模块;
所述中央控制处理模块分别与龟速控制模块、蜗速控制模块、停机控制模块和油门锁死模块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超声波传感器(5)测取的对接平台与舱门间准确距离数值D,并对测取的距离数值进行分析,当距离数值D大于3m小于10m时将信号传输至龟速控制模块,当距离数值D大于0.8m小于3m时将信号传输至蜗速控制模块,当距离数值D小于0.3m时将信号传输至停机控制模块;
所述龟速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并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将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车速调节为3Km/h;
所述蜗速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并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将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车速调节为0.8Km/h;
所述停机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并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2)控制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进行刹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4)还包括指示灯模块;
所述指示灯模块分别与龟速控制模块、蜗速控制模块、停机控制模块连接,在龟速控制模块、蜗速控制模块、停机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时控制指示灯模块中对应的指示灯进行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键对接操作的旅客登机车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4)还包括油门锁死模块;
所述油门锁死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中央控制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后自动将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的油门进行锁死,使得登机梯搭载电动汽车(1)油门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致捷,未经张致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89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