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3452.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曾超峰;赵宏武;刘志峰;郭琴梅;徐暄纮;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削 加工 中心 主轴 承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腔中的滑套;该滑套的外环通过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滑套的内环套在尾座主轴上;所述滑套、轴承、外壳与尾座主轴同轴设置,所述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用于限制轴承轴向运动的第一定位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封盖外壳内腔的定位盖,该定位盖上设置有限制轴承轴向运动的第二定位环,所述轴承通过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实现轴向定位。尾座主轴承接在滑套上,尾座主轴既可转动,也可相对滑套滑动,尾座主轴通过滑套承接能够保证尾座主轴与尾座主体的同轴度,提高尾座主轴的平稳性,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削加工中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由于车削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高,加工对象更广泛,所以被使用来加工盘类或轴类零件。在加工这类零件的时候,有许多零件需要用内控作为定位夹紧面来进行外圆、端面、螺纹等切削加工。需要在尾座主轴上安装顶尖伸出以顶紧工件,或者利用夹紧机构对工件进行夹紧,而实现对工件的定位,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车削加工时尾座主轴会随着工件转动而高速旋转,但现在的尾座主轴一般只承接在尾座主体内部,容易造成尾座主轴伸出尾座的那一部分由于没有得到承接而发生偏转或抖动,影响尾座主轴的工作平稳性,从而影响工件加工效果。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旨在提高尾座主轴的工作平稳性,保证加工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腔中的滑套;该滑套的外环通过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滑套的内环套在尾座主轴上;所述滑套、轴承、外壳与尾座主轴同轴设置,所述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用于限制轴承轴向运动的第一定位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封盖外壳内腔的定位盖,该定位盖上设置有限制轴承轴向运动的第二定位环,所述轴承通过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实现轴向定位。
所述滑套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肩,所述滑套上开设有一个环形安装槽,该环形安装槽中安装有一个轴用卡簧,所述轴承位于定位肩和轴用卡簧之间,所述滑套通过定位肩和轴用卡簧实现轴向定位。
所述滑套的内环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储油槽。
所述定位盖与尾座主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定位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所述定位盖上设置有一个密封固定环,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固定环固定在定位盖的环形槽中。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个贯通外壳内腔的进油通道,该进油通道的输入端设有一个油杯。
所述滑套与尾座主轴过盈配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该尾座主轴承接装置设置在尾座主体的后端,尾座主轴通过液压驱动机构驱动其轴向移动实现对轴类工件的顶紧或夹紧,工件固定后,尾座主轴随工件的传动发生圆周转动,由于滑套与尾座过盈配合,尾座主轴既可转动,也可相对滑套滑动,尾座主轴通过滑套承接能够保证尾座主轴与尾座主体的同轴度,防止尾座主轴在工作时发生偏转和抖动,提高尾座主轴的平稳性,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削加工中心的尾座主轴承接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3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元式幕墙角部连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照明角度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