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视镜防抖结构及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6625.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刘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视镜 结构 | ||
1.一种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防抖结构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螺纹连接件(3)和蝶形垫片(4);
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空腔(11),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11)的第一通孔(12);
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空腔(11)形状匹配的第一凸起(21),所述第一凸起(21)与所述空腔(11)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凸起(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2)对应的第二通孔(22);
所述蝶形垫片(4)设置有第三通孔(41),所述第三通孔(41)的半径、所述第一通孔(12)的半径和所述第二通孔(22)的半径相适应;
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蝶形垫片(4)上的所述第三通孔(41)和所述上固定板(1)上的所述第一通孔(12)后,与所述第一凸起(21)上的所述第二通孔(22)连接,实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凸起(13),所述空腔(11)贯穿或者非贯穿所述上固定板(1),所述第一通孔(12)贯穿或者非贯穿所述第二凸起(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13)的形状包括圆柱形或者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形状包括圆柱形或者圆台形,所述第一凸起(21)的形状对应的包括圆柱形或者圆台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设置有内螺纹,或者,在所述第二通孔(22)和所述第一通孔(12)内同时设置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内设置有空心镶件(5),所述空心镶件(5)设置有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镶件(5)通过粘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22)连通的第四通孔(2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垫片(4)具有预设的弧度。
10.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视镜防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66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台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体育用品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