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玻璃用安装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1004.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全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25J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安装 吸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玻璃用安装吸盘,涉及玻璃吸盘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铁安装玻璃时玻璃的高度不容易掌控的问题。所述起重箱的上方安装有升降箱,所述起重箱的下方安装有平移箱,所述起重箱与升降箱焊接连接,所述起重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三行星减速器,所述第三行星减速器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一转齿,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行星减速器均通过转轴与第一转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锁定轴,所述锁定轴与第一转齿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链条和第二转齿,所述第二转齿与第一转齿通过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箱的一侧安装有气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吸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玻璃用安装吸盘。
背景技术
真空吸盘又称真空吊具及真空吸嘴,一般来说,利用真空吸盘抓取制品是最廉价的一种方法,真空吸盘品种多样,橡胶制成的吸盘可在高温下进行操作,由硅橡胶制成的吸盘非常适于抓住表面粗糙的制品,由聚氨酯制成的吸盘则很耐用,另外,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要求吸盘具有耐油性,则可以考虑使用聚氨酯、丁腈橡胶或含乙烯基的聚合物等材料来制造吸盘,通常,为避免制品的表面被划伤,最好选择由丁腈橡胶或硅橡胶制成的带有波纹管的吸盘。
首先将真空吸盘通过接管与真空设备接通,然后与待提升物如玻璃、纸张等接触,启动真空设备抽吸,使吸盘内产生负气压,从而将待提升物吸牢,即可开始搬送待提升物,当待提升物搬送到目的地时,平稳地充气进真空吸盘内,使真空吸盘内由负气压变成零气压或稍为正的气压,真空吸盘就脱离待提升物,从而完成了提升搬送重物的任务,而给高跌安装玻璃时,因窗台高度不同,玻璃的高度不容易掌控,增加了高铁玻璃安装的难度;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高铁玻璃用安装吸盘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玻璃用安装吸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高铁安装玻璃时玻璃的高度不容易掌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玻璃用安装吸盘,包括第二旋转箱和起重箱,所述起重箱的上方安装有升降箱,所述起重箱的下方安装有平移箱,所述起重箱与升降箱焊接连接,所述起重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三行星减速器,所述第三行星减速器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一转齿,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行星减速器均通过转轴与第一转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锁定轴,所述锁定轴与第一转齿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链条和第二转齿,所述第二转齿与第一转齿通过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箱的一侧安装有气泵箱,所述链条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气泵箱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轴的两侧均设置有锁定腿,所述起重箱的内部安装有锁死装置,所述锁死装置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座、撑杆、固定座、连接块、弹簧、液压顶和液压泵,所述转座与锁定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座、固定座和连接块均通过轴承与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和液压顶均通过紧固螺丝分别与连接块和液压泵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二行星减速器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箱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旋转箱,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的上方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旋转箱和第二行星减速器均通过转轴与第二伺服电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泵箱的内部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气泵箱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腿,所述抽气泵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抽气泵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气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行星减速器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腿,所述旋转腿的一端安装有吸盘座。
优选的,所述吸盘座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吸气支管、分流管和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与气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座的一侧安装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与吸气支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吸气支管和集气管均通过法兰与分流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全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全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多光源道路用警示桩
- 下一篇:一种双重往复式的干化机网带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