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装运粉末材料的进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9009.8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郭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银平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林新园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装运 粉末 材料 系统 | ||
1.一种集装箱装运粉末材料的进风系统,包括集装箱本体(1)和放置在集装箱本体内的风床(6),其特征在于,集装箱本体(1)内下部设置有隔板(8),隔板(8)将集装箱本体(1)的内腔隔置呈上部的物料腔(1a)和下部的进气腔(1b),风床(6)通过定滑轮和钢丝绳挂装在物料腔(1a)内,构成风床沿物料腔高度方向的升降结构,风床(6)底部连接有多个向下延伸且与风床内腔相连通的导风管(7),导风管(7)两侧壁上分别开有内外贯通的支撑板旋转通道(71),支撑板旋转通道(71)底部通过转轴(72)铰接有限位板(74),限位板(74)是由第一限位板(741)和第二限位板(742)连接在一起构成的V字形,转轴(7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板(74)初始位置的扭簧(73),当限位板(74)未受力时,第一限位板(741)位于导风管(7)的内侧,同时第二限位板(742)与导风管(7)的侧壁齐平或位于导风管(7)的内侧,导风管(7)正下方的隔板(8)上开有上下贯通且与导风管一一对应的导风连接通道(8a),导风连接通道(8a)正下方的集装箱本体(1)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进风管(10),当风床(6)下降落在隔板上时,导风管(7)沿导风连接通道(8a)插入进气腔(1b),进风管(10)位于导风管(7)内腔中心,伸入导风管(7)内腔部分的进风管(10)外壁上套装有气囊(11),气囊所在范围内的进风管(10)侧壁上开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充气孔(10a),构成气囊的充气通道,导风连接通道(8a)两侧的隔板底面上固定有限制限位板向外翻转极限位置的限位块(9),气囊充气后将限位板(74)朝向支撑板旋转通道(71)外侧顶出至限位块翻转的极限位置,此时,第二限位板(742)被气囊支撑卡在限位块上,第一限位板(741)与导风管(7)的侧壁齐平或位于导风管(7)侧壁的外侧,构成导风管(7)向上滑动的限位结构,同时气囊充气后与导风管(7)内壁紧密贴合,构成导风管内壁与进风管外壁之间的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运粉末材料的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床(6)是由不透气的底面(61)、不透气的侧面(62)和透气的顶面(63)构成的中空结构,风床(6)内设置有用防止顶面和底面受压贴合的弹簧(64),集装箱本体(1)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运粉末材料的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7)有6个,分两排均布在风床的底面上,每排有均布的3个,导风管(7)、导风连接通道(8a)和进风管三者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装箱装运粉末材料的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装箱本体(1)顶部设置有升降操作口(4),升降操作口(4)一侧的集装箱本体顶板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物料腔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轴承板(511a),第一轴承板(511a)通过轴承装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59a),第一转轴(59a)中部固定装有涡轮(58),固定板上通过支撑臂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蜗杆(56),蜗杆(56)与涡轮(58)啮合,蜗杆(56)上端固定装有手轮(57),手轮(57)位于升降操作口(4)的正下方,第一转轴(59a)两端分别装有线盘(510),线盘(510)上绕装有拉绳(14),拉绳(14)向下延伸或通过定滑轮向下延伸并与伸入风床后与导风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构成风床的牵引式升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装运粉末材料的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在集装箱本体顶板上的第一竖向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向固定板侧面上的横向连接板(52)和固定在横向连接板端部的第二竖向固定板(53),第一轴承板(511a)固定在第二竖向固定板(53)上,支撑臂有两个,分别为固定在第二竖向固定板(53)上方的第一支撑臂(54a)和固定在第二竖向固定板(53)下方的第二支撑臂(54b),轴承座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臂(54a)端部的第一轴承座(55a)和固定在第二支撑臂(54b)端部的第二轴承座(55b),蜗杆(5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轴承座上,两轴承座之间的蜗杆上设置有与涡轮相匹配的螺纹齿,且螺纹齿与涡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银平,未经郭银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0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释放眼部肌肉达到睑肌平衡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床用的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