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9620.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白军;张龙潇;冉飞;罗金成;齐怀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1/02;F21V23/00;F21W13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弱 高速公路 隧道 黑洞 效应 入口 照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包括安装在隧道洞口外的太阳能收集装置、车辆信息采集装置、环境信息采集装置和设于隧道入口段的加强照明装置,加强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弧形钢架,每组弧形钢架包括两个沿隧道侧壁环形对称布置的弧形钢架,每一弧形钢架环向安装有一组加强照明灯具,每一加强照明灯具均套设有一用于将限定光束并使光束指向行车道中央的柱形灯罩,本专利通过调整隧道入口灯具的布置方式,提高隧道入口车辆与洞内环境的亮度对比度,能有效削弱隧道入口的黑洞效应,提高隧道行车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太阳能为能源,并依据车辆和环境信息控制照明系统运行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电力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从隧道外的自然光环境进入隧道内的人造光环境时,由于隧道内光环境亮度远低于隧道外部,驾驶员在洞外将难以辨识隧道内部物体,即出现所谓的“黑洞效应”。“黑洞效应”使隧道路段行车安全性降低,因此削减“黑洞效应”是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的重要目标。
为解决上诉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隧道入口的亮度设置成逐渐减小的形式,以使驾驶员逐渐适应由高亮度环境进入低亮度环境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在基本照明的基础上设置加强照明,我国的照明设计也采用此种方法。
实际发现,目前的隧道照明设计能很好的满足驾驶员进入隧道后的视觉过渡,但仍然不能满足驾驶员在洞外一个停车视距处明显看清洞内的车辆,交通隐患仍然存在,加之加强照明耗电量占整个隧道照明的70%以上,急需一套切实可行的隧道照明系统,以满足隧道照明在安全、节能和环保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包括安装在隧道洞口外的太阳能收集装置、车辆信息采集装置、环境信息采集装置和设于隧道入口段的加强照明装置,所述加强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弧形钢架,每组弧形钢架包括两个沿隧道侧壁环形对称布置的弧形钢架,每一所述弧形钢架环向安装有一组加强照明灯具,每一所述加强照明灯具均套设有一用于将限定光束并使光束指向行车道中央的柱形灯罩,所有所述加强照明灯具通过连接有一灯具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为太阳光反射器、太阳能电池或导光器中的任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布置在隧道口处和隧道外距入口一个停车视距处,车辆信息采集装置通过线路与所述灯具控制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境信息采集装置布置在隧道内20m范围内和隧道外一个停车视距处,采集洞内外亮度,通过线路与所述灯具控制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控制器通过车辆速度和洞内外亮度控制所述隧道灯具运行时间及数量。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通过调整隧道入口灯具的布置方式,提高隧道入口车辆与洞内环境的亮度对比度,能有效削弱隧道入口的黑洞效应,提高隧道行车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太阳能为能源,并依据车辆和环境信息控制照明系统运行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立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减弱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的入口段照明系统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机械用可移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镁黄铜合金铜棒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