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0287.5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6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东;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8 | 分类号: | B63B3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舷侧破冰融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包括防撞船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五组破冰锤转动,从而对水面的冰层进行破碎,使该破冰融冰装置破冰效率更高,破冰效果更好,通过三角形防撞船头的设置,使该装置更牢固,且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避免了较大冰块对船体造成损坏,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防撞船头两侧的导流辊转动,从而将破碎后的冰块及时导出船体两侧,避免了破碎后的冰块在船舶舷侧长时间积压并再次凝结在一起,从而保障了船舶在破冰后能正常航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运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当船舶在有冰水域航行时,坚硬的冰层很容易与船舶的舷侧发生挤压、擦碰甚至碰撞,从而使船舶的舷侧产生变形,进而对船舶本体造成损坏,所以需要在船舶的舷侧安装破冰融冰装置,用以避免船舶在有冰水域航行时因冰层问题发生意外;
现有的破冰融冰装置结构单一,较为笨重,不能调节,实际工作中十分不便捷,且现有的破冰融冰装置破冰效率不高,破冰效果也不好,破碎后的冰块依然很大,容易对船舶造成撞击,从而损坏船体,另外破碎后的冰块没有及时被疏导出去,长时间积压的冰块容易在舷侧周围再次凝结在一起,从而对船舶的航行造成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该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破冰锤转动,从而对水面的冰层进行破碎,使该破冰融冰装置破冰效率更高,破冰效果更好,通过三角形防撞船头的设置,使该装置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避免了较大冰块对船体造成损坏,通过防撞船头两侧的导流辊将破碎后的冰块及时导出船体两侧,避免了破碎后的冰块在船舶舷侧积压并再次凝结,从而影响航行。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船舶舷侧破冰融冰装置,包括防撞船头,所述防撞船头固定于船舶舷侧的前端,所述防撞船头的两侧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导流辊,所述导流辊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防撞船头的两侧对称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防撞船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固定有破冰锤,所述支撑板靠近转轴的一侧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转轴和第二伺服电机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电机座的一端固定于防撞船头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辊至少设有三组,所述导流辊上等距固定有导流叶,所述导流辊之间的导流叶为相互嵌合分布。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辊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套至少设有五组且呈等距分布在转轴上,所述固定套上至少设有五组破冰锤,所述破冰锤呈等距分布在固定套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破冰锤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圆锥形的破冰锥,所述破冰锤远离转轴一端的两侧位置固定有上宽下窄的破冰刀。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对称设置且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撞船头,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五组破冰锤转动,从而对水面的冰层进行破碎,使该破冰融冰装置破冰效率更高,破冰效果更好,通过三角形防撞船头的设置,使该装置更牢固,且具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避免了较大冰块对船体造成损坏,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防撞船头两侧的导流辊转动,从而将破碎后的冰块及时导出船体两侧,避免了破碎后的冰块在船舶舷侧长时间积压并再次凝结在一起,从而保障了船舶在破冰后能正常航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0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屋面吊平衡臂与上支座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功率分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