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平衡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5369.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卓楷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驰自行车配件(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5 | 分类号: | B62M6/45;B62M6/50;B62K5/027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平衡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包含:一车体,包含有一第一车体及一第二车体;一倾斜功能模块,接设于该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之间;一微控器,电性连接该感测单元、倾斜功能模块;及一感测单元,安装于车体上,据以感测一刹车信号、一轮速信号、一角度信号或/及一用户选择界面信号;藉由该车体行驶或过弯中,该微控器会依据驻车、刹车、轮速、角度或/及用户选择界面的信号,令该倾斜功能模能够制动调整该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之间的倾斜角度变化的阻尼系数,据以提升行车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技术领域,尤指车辆行进或过弯时,来平衡车体的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尤如电动三轮车,其是藉由电动磁制动器驱动行驶,因此行车速度较快,但由于其车体在过弯时,位于该车体外侧的后轮会因承受较大的离心力,而容易产生转向不足,致该车体会倾倒而发生危险。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故有业者会将一差速器运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后轮组转轴,以平衡其车体过弯时所引起人、车、物倾倒的离心力;然而,一般差速器主要是以行星齿轮机构所组成,其制造成本高。
另,亦有业者以机械装置配合多个缓冲件,开发出中国台湾专利第I549857号「三轮车的耦合机构」,以平衡电动三轮车过弯时所引起人、车、物倾倒的离心力;然而,该耦合机构均为机械式元件,且零件众多又构造复杂,故其制造成本高昂;因此,三轮车现有的平衡系统或装置,实有需要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行车舒适度佳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适用多种车辆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各目的,运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关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包含:一车体,包含有一第一车体及一第二车体;一倾斜功能模块,接设于该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之间;一微控器,电性连接该感测单元、倾斜功能模块;一感测单元,安装于车体上,据以感测一刹车信号、一轮速信号、一角度信号或/及一用户选择界面信号;及藉由该车体行驶或过弯中,该微控器会依据驻车、刹车、轮速或/及角度的信号,令该倾斜功能模制动调整该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之间的倾斜角度(θ)变化的阻尼系数。
所述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中该车体设为电动三轮车,并将该第一车体设为车体的前半部而包含有一前轮、一转向机构、一驾驶坐垫及一用户选择界面,另将该第二车体设为车体的后半部而包含有一后轮组及一置物斗;其中该倾斜功能模块以一基座固定于该第一车体的后端,且从其内部延伸出一心轴,而该心轴的外侧端设有一转盘,令从该第二车体的前端设有一连接盘,藉由数个螺栓将该转盘、连接盘结合一起;另包含一驻车锁定模块设于该倾斜功能模块所设基座的上方处,并与该微控器作电性连接;另包含有一回复弹簧,且该回复弹簧安装在该倾斜功能模块的基座与该转盘之间,另将该倾斜功能模块设为一制动器,并藉由该制动器的助力/阻力来调整该车体往复时的阻尼系数。
所述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中该车体设为电动三轮滑板车,并将该第一车体设为车体的前半部而包含有一前轮、一转向机构、一板身及一用户选择界面,另将该第二车体设为车体的后半部而包含有一后轮组;其中该倾斜功能模块以一基座固定于该第二车体的后轮组所设一横杆,且从其内部延伸出一心轴,而该心轴的外侧端设有一转盘,另从该第一车体的后端设有所设另一基座延伸出一转轴,并该转轴的后端固接有另一转盘,且在该转盘、连接盘之间设有一皮带;另包含一驻车锁定模块设于该另一基座的下方处,并与该微控器作电性连接;另包含有一回复弹簧,且该回复弹簧安装在该另一基座与该转轴之间,又将该倾斜功能模块设为一制动器,并藉由该制动器的助力/阻力来调整该车体往复时的阻尼系数。
所述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中该微控器更包含有一运算单元、一记忆单元、一输入单元、一输出单元,且该输入单元电性连接该感测单元,而该输出单元则电性连接该倾斜功能模块、驻车锁定模块;又该制动器为磁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达成如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驰自行车配件(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巨驰自行车配件(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5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钳零件用立加夹具
- 下一篇:一种转向节零件用卧加夹具